鸡蛋皮去水垢、西红柿蒂泡水浇花、香蕉皮切碎做花肥……在东城区建国门街道居民任美玲家,厨余垃圾就地利用营造美好园艺生活。
东城区建国门街道赵家楼社区生活垃圾分类驿站,居民们将精准分类后的垃圾送到驿站分别投放,并在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帮助下换取积分、变现,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冠欣摄
像任美玲家一样,建国门街道的居民们纷纷争做“无废家庭”,在覆盖全街道的19个绿色生活驿站,大家出门米便可精准投放,且可积分、可兑换、可变现。
第1步家庭二次利用
任阿姨的“厨余”滋养了自家绿植
中午11点,家住建国门街道大雅宝社区的任美玲准备给家人做午饭。台面上,鸡蛋、油麦菜、*瓜、生菜、排骨等食材透着新鲜,正待处理。
厨房地上的绿色垃圾桶和洗菜池边的红色网筐,是任美玲用来投放厨余垃圾的两样“装备”。把生菜、油麦菜根儿和*瓜两头去掉,投进地上的绿色厨余垃圾桶。再将拣出的烂菜叶、茶叶等放进网筐沥水后,投进绿色厨余垃圾桶中。任美玲动作麻利,一看就是习惯使然。而生鸡蛋壳则被冲洗干净,单放在窗台边。“鸡蛋壳洗净晒干,能除水壶里的水垢,比去污粉都好用。”任美玲说。
任美玲今年66岁,是大雅宝社区的老住户,也是辖区有名的垃圾分类达人。常年自备“两桶一袋”,并每天坚持垃圾细分,这在她家已是常态。除了厨余垃圾桶,阳台上还放着一个一米多长的编织袋,里面可乐瓶、牛奶盒、废旧杂志、报纸、书籍等已装满大半袋。而另一角,俨然被布置成为一个绿色花园。发财树、白掌、海棠、绿色吊兰等生机盎然。任阿姨拿起花盆边装满乳白色液体的矿泉水瓶,缓缓倒了一些到吊兰花盆里,“这是厨余的西红柿蒂泡出来的水,富含维生素C,有邻居上家来说我家吊兰长得好,秘诀全在这儿。”
巧用厨余垃圾,常备“两桶一袋”,精准垃圾分类……不光任美玲家,在建国门街道的金国华等住户家,都有这样的绿色风尚。“鸡蛋壳、香蕉皮、柠檬等厨余,都是无*无害的宝藏,我们得充分二次利用。”金国华说。
第2步出门精准投放
专设绿色生活驿站可回收物现场可卖
在家做好源头分类,下楼就能精准投放,还可积分、可兑换、可变现。今年5月起,建国门街道共设置19个绿色生活驿站,覆盖全街道9个社区,一个驿站平均辐射到户居民。居民出门行走几百米,就可将可回收物称重变现。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投放一次积2到3分,积分可兑换大米、垃圾桶、洗衣液等日常用品。启用俩月有余,绿色生活驿站已成为建国门街道居民乐享垃圾分类的好去处。
一大袋易拉罐、一摞废纸箱、一袋厨余垃圾、一袋其他垃圾,在赵家楼社区绿色生活驿站,家住大羊宜宾胡同的何先生用这些生活垃圾换了12块钱和2个积分。
何先生扔垃圾的地方不是简单设有四个桶的垃圾站,正是有垃圾分类指导员实时指导、可回收物现场回收、定向分类攒积分的绿色生活驿站。
上午10点多记者来到驿站时,正逢回收员把报纸、废旧纸盒、塑料瓶搬上车。“回收员一天来三趟,可回收物随收随清。”垃圾分类指导员曲丽说。这个绿色生活驿站如报亭大小,就设在胡同口、居民楼下的空地里,里屋一张桌、一张椅、一些消*清洁用具,外面四个分类垃圾桶、一个电子秤,与普通的垃圾回收站不同,除了四个桶里盛放着居民刚刚投放的垃圾,空地上、屋子里,基本没有废旧物堆放,显得整洁敞亮。
拎着两袋垃圾,穿着红衣服的王阿姨朝驿站走来。掀开厨余垃圾桶,她把绿色垃圾袋里的西瓜皮、青笋叶、白菜帮子一股脑儿投进去,又把绿色塑料袋连带另一个装满塑料袋、纸屑、粽子叶的白色塑料袋扔进其他垃圾桶。“这粽子叶,我今天专门搁其他垃圾里了,没问题吧!”王阿姨问道。“没问题阿姨,昨天刚跟您说了,您就记住了,给您点赞!”曲丽笑着说。边说着,曲丽拿出积分卡,为王阿姨积了2分。“嚯,王阿姨,您都积分了,够高的!”王阿姨摆摆手说:“我已经兑换了垃圾桶和大米了,这分还是剩下的呢!”
不光王阿姨,记者采访前后一小时,前来投放的十多位居民个个都自觉做好分类。“积分只是个激励,主要还是大家自觉。垃圾就是放错地儿的资源,我分对了,它就能去对的地方,产生对的价值。”居民何先生说。
第3步后端分类清运
大件垃圾就地拆解
垃圾分类是一条线,前端的投放精准了,后端的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怎么样?
随后,记者又来到朝内南小街20号楼绿色生活驿站,临近中午12点,一辆拉着绿色垃圾桶的电动车驶来,把驿站里的厨余垃圾一股脑儿倒进去后驶离。“我们街道是几条线独立运输,我只管拉厨余到定点垃圾楼,其他垃圾我不管、也不拉,互不干扰。”电动车司机说。同样的,绿色驿站的其他垃圾、可回收垃圾也都有各自去处。
除了厨余、其他、可回收、有害四种垃圾,废旧塑料泡沫、床垫、沙发等日常生活中的大件垃圾处理,也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难题。
走进位于先晓胡同8号南侧的资源化处理站,一个环保型泡沫冷压机和大件垃圾处理终端映入眼帘。机器一侧,待处理的塑料泡沫堆积成一座近10立方米的小山,工作人员王新正站在机器旁忙碌着,只见他用铁铲将一块块塑料泡沫熟练地投进1平方米大小的料斗,设备便迅速对泡沫进行压缩处理,另一侧,一个个规整的长方体状塑料块缓缓输出。不一会儿,原本10立方米的废弃塑料小山便“瘦身”为密实的0.5立方米压缩块。
居民买家电、水果自带的塑料泡沫包装,体积大、形状不规则,回收变现不值几个钱,还占地儿、运输成本高。这样的压缩设备无*无味、破碎速度快、压缩比高,实现塑料泡沫成功“瘦身”,不仅节约储存空间、减少运输成本,而且便于之后再利用。“这对于人口密度高、环保要求高、运输成本高的核心区街道来说,是垃圾资源化预处理的重要帮手。”建国门街道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副主任邢涛说。
眼下,以建设“无废街道”为目标,建国门街道正在建设大件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将实现本街道和周边几个街道的大件垃圾就地拆解,最大程度减少运输成本,让垃圾就地资源化。“‘无废街道’不是不产生垃圾,而是从源头减量、做好精准分类,最大程度实现资源化预处理,让垃圾去到该去的地方,产生该产生的价值。”建国门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将建立长效机制,让垃圾分类成为胡同居民的习惯,让绿色生活成为新常态。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李瑶
流程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