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彝族酒文化深远流长,每个民族的酒文化都伴随着酿酒文化,不同时期亦有不同展现。彝族地区好客善饮的酒文化一直深入人心,不但有酒的发明、酒的传说和酒的故事,还有不同时期酿造酒工艺的不断改进与更新。
彝族人酿酒类别
彝族善于饮酒,彝族酿酒文化流长,根据《彝族先民的丰碑》记载,早在周朝时期,彝族就已经发明了双边发酵工艺,酿造出了甜酒,后期的白酒也是在甜酒的基础上蒸馏形成的。
公元前年,西南夷中夜郎国逐渐势力强盛,雄踞一方,汉武帝派唐蒙东征,在南越王的宴席上品尝到了来自蜀地的“枸酱”,询问得知来自牂牁江一带。此地即为彝族先民聚居之所,枸酱即是彝族先民所酿制的发酵酒。
彝族传统的酿酒分为三大类:甜酒、白酒和泡水酒。
甜酒
甜酒通常以荞麦、糯米、大米、玉米、红薯、荞麦等酿制,先将原料与泉水浸泡、煮熟,煮熟之后摊开在竹席上,自然晾凉。凉透之后撒上酒曲,淋入少量凉开水,搅拌均匀装入罐中。酒罐中提前放置一层竹编滤器,可以有效使酒液分离。将罐子放在温度恒定的空间内,一至二天后开罐,即是甜白酒,甜白酒度数较低,大约20度左右。酒色浑浊,饮用起来香甜微醺。
白酒
白酒是在甜白酒发酵的基础上进行的,装入罐中的酒饭持续存放7天以上,酒曲中的酵母菌促使酒饭酵化完成。此时的白酒可以直接取出饮用,也可以进行窖藏继续醇化,时间越长,酒液中的醇类物质融合得更好,口感和风味大大提升。
泡水酒
彝语泡水酒叫执衣,是彝族人献给客人的礼物,原料有玉米、荞麦和曲三类。泡水酒工序繁杂,分为选料、炒料、磨粉、拌匀、蒸料、拌曲、放碳、包裹、观察、装桶、开桶、泡水、取酒、祭祀、饮用。选好的原料一般为玉米、高粱、大米等,炒熟是为了脱水;炒熟之后磨碎是为了完全发酵,磨碎的粉拌上苦荞壳,蒸熟之后再放曲进行拌匀;拌匀后带曲的半成品需要放入烧红的碳火和干辣椒,提升香味;再用布将其包裹,放入保温的干草或密室中进行发酵,发酵成功后将酒糟倒入木桶密封进行二次发酵;二次发酵成功即可取出进行饮用。
水酒发酵成功,直接取出一部分洒在火塘敬奉酒神,再取出一点给家中母亲(女性)或其他长辈品尝,代表对酿酒者的尊重。然后才是正式取出桶中原料,平分四等分,在原料上放置干草,提取清水倒至桶的一半处,充分浸泡之后再倒入清水至满。另取一根竹筒,一边削尖插入桶中,另一端流出酒用盆或桶承接。饮酒之前,要从接满酒的器皿中舀出一小碗倒入桶中,表示对酒神或自然的敬重。如果是节庆或祭祀典礼上所取的酒,就要舀一碗放在祭祀主位以表尊崇。
彝族先民几千年前于深林中发现野果被发酵之后获得的甘甜,在漫长的岁月中与谷物们一同探索和寻找最美味的酿造方式,传承彝族人的酿酒技术,将其发扬光大,才形成今日独具特色的彝族美酒。甜酒是彝族酿酒的雏形阶段,也是人类饮酒酿酒初期阶段的发酵饮品。彝族的“咂酒”是另一种形式上的特色酒,用甜酒加上蒸馏后的尾酒,配制一定的蜂蜜,调制好后封存,来年开缸饮用。
彝族人饮酒仪式感
彝族人喜欢饮酒,有着浓厚的酒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和重要节日中都离不开酒。以酒待客是彝族人的招牌,也是彝族人热情的表达。“汉人贵在茶,彝人贵在酒。”婚丧嫁娶,探亲访友,结盟和解,祭祀天地,祈福祝祷都有酒的存在。彝族人饮酒不仅有酒,还有古老的仪式感存在。
献哲布
彝族高规格的酒礼具有很强的仪式感,如献哲布仪式,又称群碗酒。主人家会派一名敬酒者,先将八碗白酒,一碗泡水酒和一碗放在一张铺了白布的木盘(体)上。如果主人家是彝族曲涅普系,敬酒者需要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哲布,将酒面对上位贵宾。贵宾享用哲布的规矩是,先用水漱口,再将哲上的酒一一喝完;如果一个人喝不完,可以转给身边人一起饮用,如果一个人能够喝完,会得到在场所有人的称赞,意为海量。贵宾喝完酒之后,按照高规格的款待需要回应主人家礼物,一般是现金或银子,放在体上即可。
转转酒
“转转酒”是彝族人特有的风俗,本意就是不分场合、时间、地点,没有宾主之分,大家席地而坐,围成一个圆圈,一杯酒从一个人的手上转到另一个人的手上,直到一碗喝完。普通情况下到彝族人家中做客,宾主围成一团,主人家先斟半碗酒,拿给左手的人,接酒的人需要用右手接过,然后传给在座的年纪最大的人,表示尊老。接下来按照顺序每个人喝一口,轮流饮尽一碗酒,主人再斟酒,重复开始。
转转酒传递的是宾主尽欢、不分彼此的情谊,是彝族人至真至诚的情感表达。
总结
彝族酿酒原料除了常见的玉米、高粱、红薯、荞麦等,还有燕麦、小麦、豌豆、竹叶等,彝族以天然谷物进行酿造,工序调配之下,产出既有彝家特色又有民族风味的菁纯佳酿。
彝族酒文化是彝族的文化遗产,也是彝族人民与土地与自然的智慧发扬,是彝家文化在当代可以持续发掘的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