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陶红卫
汪胡桢故居位*兴市梅湾街东区帆落浜,地濒鸳水边。年汪胡桢先生留美回国,在帆落浜东购地4亩余,筑小楼奉母养颐,抗战时楼毁。年重建西式平房名“湖滨小筑”。小院依水而建,以传统青砖砌墙建造,质朴典雅,院内树木郁郁葱葱,景色优美,如汪胡桢先生一生的写照简约而朴素。
一个风清气朗的下午,走进汪胡桢故居,缅怀先生,院门是青石砌成的,两边依然是青石院墙。左侧门柱上挂着“汪胡桢故居”的木牌。进入院门,迎面是园洞式墙门,“湖滨小筑”座落在右侧。
进入圆拱形主门,左侧三间平屋原是橱房,现为值班室。管理人员迎出门说是要手机APP支付宝刷一下“嘉行码”才能进,依规刷好。管理人员姓张,经我说明来意,很是热情。由于来人不多,老张陪我一路介绍,参观完后,坐在他的办公室聊了很长时间。
经过走廊,开门进入展厅。四周墙上都是介绍汪胡桢先生的生平和事迹。我说:“汪胡桢先生是水利工程学家,又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老张说:“汪胡桢先生一生治理水患闻名全国的,如导淮和整治钱塘江海塘,还有设计建造中国第一座大型连拱坝——佛子岭水库及*河三门峡水库等等,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汪胡桢先生求学之路
年,也就是清光绪二十三年,汪胡桢先生出生*兴县南门饭箩浜(即现在称帆落浜),自幼在嘉兴求学。15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中学毕业后,汪胡桢先生考进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学习水利专业。年,汪胡桢先生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汪胡桢先生曾写了一首诗《将毕业有感》:“时往兮不可寻,抚书盈尺兮宁能申,笔未挥兮泪沾襟。絮逐风兮天之涯,世路多歧兮予安之?”从诗中看出,汪胡桢先生对当时旧中国的前途非常担忧,也对自己个人前途深感迷罔。
年,汪胡桢先生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水利发电专业学习深造。年5月9日,汪胡桢先生写诗一首《国耻纪念》:“金陵春色黯然秋,锦绣湖山乘碎瓯。回首六年余痛在,冷落秦淮白日斜,年来飘泊久无家。何堪更贳旗亭酒,遍地春风扫落叶。沧海横流百感侵,吟成《梁父》泪沾襟。登临怕见台城柳,烟树重重孕恨深。五月江深听落潮,会稽旧恨几时消。同坚三户亡秦志,宝剑千金且插腰。”汪胡桢先生用“乘碎瓯、泪沾襟、孕恨深”写出了对旧中国前途的深深忧心,“亡秦志”、“宝剑插腰”那种爱国精神跃然纸上。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年,汪胡桢先生回国后赴母校任教。
从介绍的资料上查到汪胡桢先生写了很多书:汪胡桢先生著有《水工隧洞的设计理论和计算》、《地下洞室的结构计算》。由他组织和主编的《现代工程数学手册》共5卷,约万字。《治江大计和三峡蓝图》等2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汪胡桢先生是著名水利专家,是中国现代水利工程技术的开拓者。
年,抗日战争期间,汪胡桢寓居上海,他不愿为日寇工作,受中国科学社之聘,组织翻译出版了奥地利工程师旭克列许的《水利工程学》。他还主编出版了《中国工程师手册》,使中国工程师第一次有了自己的手册,为了支付稿费和出版印制,汪胡桢卖掉了自己的房子。
二、汪胡桢先生与治淮
解放前后,汪胡桢先生都在淮河上作出重大贡献。淮河流域历史上发生过、、、年四次特大洪水。近现代《全球十大灾害事件》年淮河水灾列为第二。死亡人数高达万(一般认为万)饿殍遍野,浮尸遍地的人间惨剧。
年发生全国性大水灾,当时成立救济水灾委员会,以工代赈,修复各江河堤坝。汪胡桢先生主持皖淮工赈,为淮河第十一、十二、十三工赈区的主任工程师兼第十二工赈局局长。汪胡桢先生部署工作,迅速有则,成绩卓著。汪胡桢先生曾编著《导淮工程计划》被国民*府束之高阁,治水抱负屡屡不能实现。
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时任*务院总理的周恩来,亲笔写信,寄给了正在浙江大学任教的汪胡桢教授,诚恳邀请汪胡桢先生出山,参加新中国的水利建设。收到总理来信后的汪胡桢先生,感慨万分。
年春,汪胡桢先生在《浙江大学全体师生欢送汪胡桢先生参加治淮大会》上发言:“今年,周总理又亲自给我写信,要我参加治淮。中央领导对我这样信任关怀,我还有什么推辞拒绝呢!作为一个中国人,岂有不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呢?作为一个水利工作者,岂有不希望治淮,使人民过着幸福的生活呢!”
年5月,毛主席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选自《国家记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淮河流域全长公里,落差米,水系极为复杂,历来被视为世界治水难题之一。上任后,汪胡桢先生主持制定《关于治淮方略初步报告》,简称《治淮方略》与他过去制订《导淮工作计划》相比,新蓝图大胆提出建大型水库必要性,并详细作出了规划。治淮第一期河南境内有石漫滩、板桥等水库:安徽境内有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等16座水库,中游洼地拦蓄洪水,以达到”蓄泄兼筹”治淮基本方针。
新中国刚成立,百废待举,还请汪胡桢先生直接向周总理汇报,周总理深夜拍板《治淮方略》。*务院决心大规模治淮,这是汪胡桢先生在旧社会做梦也想不到的。
旧中国“导淮”到新中国“治淮”,一字之差,旧中国导仅是疏通,局部治水。新中国治,系统性、全面治水。开始从根本上综合治理淮河,水库、蓄水、发电、灌溉、航运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治水理念,第一次体现在治淮总计划中。成为我国现代科学治水方向。
三、汪胡桢先生与佛子岭水库
佛子岭水库是治淮关键重大工程,也是汪胡桢先生一生治水的经典之作。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战争开始,朝鲜战场与治淮战场同时打响。中央*府仍毅然决定治理淮河。据资料治淮先后共投入人数83万,其中准备上朝鲜战场的90师、98师调到治淮工地。一批国内顶尖专家聚集大别山一间茅屋里。
选自《国家记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
汪胡桢先生在勘探大别山地质、地形后,很快写出了《佛子岭水库计划书》。在一穷二白的新中国,钢材、水泥严重缺乏,选什么坝型汪胡桢先生反复对比,经深思熟虑,决定采用连拱坝,体积只占重力坝的五分之一,节约建材,大大缩短工期。在50年代这种连拱坝仅美国及法属阿尔及利亚有一个成功经验,西方对中国技术封锁,国内许多专家也从未见过这种坝型。
历经艰难,创无数奇迹,大坝从淠河上冉冉升起。有了设计方案图纸后,身为治淮委工程部部长汪胡桢先生主动请缨,担任工程施工总指挥。在施工机械落后,材料缺乏,又无大量技术人员,大别山荒山狭谷中,路不通,电不通情况下,要建成长米,高米,具有世界先进的连拱坝,就在今天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新中国第一坝建成。自年1月9日动工,到年6月6日混凝土到顶,历时天建成。
佛子岭水库连拱坝
佛子岭水库竣工大会后,六千余人的建设大*、群众手持彩旂,从大坝顶西岸走向东岸,宛如游龙,浩浩荡荡,呼声雷动。作为治淮计划设计、规划师,佛子岭建设的总指挥汪胡桢先生在水库工地的办公室里,心情无法平静,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毛笔,饱蘸红色墨水,写下了一段发自肺腑的话:“只有在共产*和人民*府的正确领导下,发挥人民的劳动和智慧,才有佛子岭水库的成功。”
汪胡桢先生开创了连拱坝在我国水工建筑史上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水电工程的诞生。汪胡桢先生也成为了“中国连拱坝之父”、“中国水利事业的开拓者。”佛子岭水库建成,在国内水利界诧为奇迹,更为外国专家感到佩服称赞:苏联列宁格勒水电设计院院长来华参观了佛子岭水库,翘起大拇指说:“连拱坝好,中国工程师了不起,真有一手!”
佛子岭水库作为淮河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拦蓄了淠河大量的洪水,不仅大大提高了淠河中下游的防洪标准,而且还起到了辅助淮河干流蓄洪的作用。佛子岭水电站是淮河流域第一座水电站。
汪胡桢先生曾写诗《淠史杭感怀》其一:“皖中奇迹惊天下,五库同归万顷田。只看陌头春水足,便知丰稔卜年年。喜见渠成水便通,水乡处处笑声隆。应知人定胜天定,覆地翻天妙算中。”
四、汪胡桢先生与佛子岭大学
汪胡桢先生在《回忆我从事水利事业一生》中说:“我没有什么干才,我只不过能抓住一切机会勤奋学习,学到一点切合实际应用的水利技术,能为国家做一些水利工程,教导出若干优秀的水利人才罢了。”
*国华提供
当时国内缺乏建造连拱坝的资料,以汪胡桢先生为代表的水利专家们,以科学的态度,刻苦钻研的精神,解决了连拱坝设计与施工中一个个难题,仅以三年的时间便完成了当时亚洲第一座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建筑任务,水库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水利水电建设的人才。
在建坝过程中,汪胡桢先生在工地开办夜间学习班,亲自授课,称之“佛子岭大学”。培养了一大批刚从学校来的学生,后来成了水利界骨干。
工程完工后,汪胡桢先生提出必须组织有关人员对水库进行竣工验收,详细规范了具体质量验收规范条例,验收过程自己回避参加。开创了我国工程验收先河。
地质钻探队,当时我国还沒有灌浆机生产,亲自设计绘制成双筒灌浆器,桶内通入压缩空气,贮在桶内的水泥砂浆即由铁管压出,注入钻孔,获得成功。后这一技术委托工厂批量生产,开创我国灌浆机先河。
所有工程施工过程,总结编写了《佛子佛水库工程技术总结》九大册,另《工作总结》一册,共十大册,数百万字。
水利部治淮委员会评价:“汪胡桢先生是新中国治淮的第一代功臣,他的汗水曾与淮河一起流淌,他闪光的足迹遍布淮河流域的大地,他的名字和业绩,将与山河共存,永远载入共和国水利建设的史册。”
五、汪胡桢先生与治理*河
三门峡水库继佛子岭工程之后,汪胡桢先生又投入三门峡水库的修建,三门峡水库是*河治理计划的第一项工程。
年,先生(右)陪同周总理视察三门峡工地,*国华提供
年初,成立*河三门峡工程局,汪胡桢先生和李鹗鼎被任命为总工程师。汪胡桢先生以花甲之年,付出他全部心血,晨夕都在施工前线指挥。年春,大水把已建好的一个闸墩冲走,苏联专家仍坚持恢复闸墩,汪胡桢先生则提出打拦石桩代替原修闸方案。该方案被采用后,既节省了时间和费用,也保证了截流的成功。浇筑大坝混凝土时,汪胡桢先生提出按不同部位采用不同标号的混凝土,因而节约了水泥。
顾慰慈教授在《下楼出院事长征》一文中回忆道:“7月1日,是中国共产*的生日,这一天汪胡院长十分高兴,喝了一小杯酒,乘着酒兴,赋诗一首,抒发了他为祖国水利建设贡献毕生精力的情怀,同时也是表达鼓励青年努力学好本领、建设祖国的愿望。”诗曰:“下楼出院事长征,索达干村好结营。不使现场有遗算,能教举世看河清。从来难治数*河,步步修防莫奈何。赖有英明总路线,定教浊浪变清波。毫端能使山河变,建设全凭定策良。西岸泄洪东发电,一条石壁走中央。吕梁风雨郁苍苍,争看英雄战一场。能挽狂澜于既倒,还期大地变粮仓。”汪胡院长利用自己所长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作出贡献,雄心勃勃,心情舒畅。
六、汪胡桢先生与长江三峡水库
年5月,汪胡桢先生出席“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可行性报告会”之后,对原诗作了修改《喜闻建设三峡有望》:“江水淘淘亿万年,能源日夜化云烟。猿声空逐轻舟去,旅梦频为滩险牵。将设轮机舒水力,更营大坝镇深渊。他年柴电传千里,神女方惊人胜天。”
长江三峡水库是世界瞩目的巨大工程,年,汪胡桢先生参加了三峡工程的可行性探讨,他激动不已,发出"只要国家一声令下,我还想背上行李去三峡工地大干一场"的坚强心声。然而毕竟年纪不饶人,力不从心了,于是他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为三峡工程出谋划策上面。
汪胡桢先生先后发表了20多篇有关大坝选型、船闸设计与移民工作等重大科研课题的论文,提出了不少大胆独创的设计构思。他谆谆告诫大家中国曾领先于欧美各国几个世纪,首先发明了船闸,今天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于是他写出了高水位船闸设计的论文。
汪胡桢先生写出开发性移民的论文,他提出应给移民营建经济林、建设水库渔业基地及兴办新工业区,使移民不但能在新地区居住生活,而且能从事生产,使移民费用变成企业投资,而后以生产税利形式再上缴给国家。发展到现在,开发性移民*策已成为主要的移民*策。
结尾
江南水乡的灵韵,造就了江南的人杰地灵,这块土地上自古人才辈出,汪胡桢先生是嘉兴人的骄傲。
老张说:“院内道路中间有一棵树,由于不方便行人走路,要迁移。汪胡桢先生的子女坚持不同意,此树是汪胡桢先生亲手种植的。”早听*国华先生说:“这是一棵柏树,先生十分喜爱,一直在路中,正对大门,年先生去世,这树也开始落叶。”看这树,我心情开始沉重,仰望了许久、许久。
钱正英曾高度评价汪胡桢先生:“他毋须留下更多的遗言,他留下的是毕业的事业,他留给我们的是一一一个中国科学家的光辉榜样。”《汪胡桢和他建设的佛子岭水库》一书作者蓝豚说:“记住一件有益社会进步的事件,要让社会记住为此作出杰出贡献的人!”
汪胡桢先生对家乡的建设也是十分的关心。汪胡桢先生曾领导修复因抗日战争破坏的钱塘江海塘缺口,曾写一文《嘉兴城市之改造》内容详实而细仔,计划周密,把过去和将来的嘉兴城市建设作出了一个详实的设计。
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不舍结束这次故居参观,我对老张说:“我还会再来故居缅怀汪胡老先生。”老张说好!一直送至门口。
写于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