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京攻略
秋天来了,万物重生,又到了桂花盛放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雅馥郁的气息。
在茶南觅食的脚步也懂事地停在了安家桂花汤圆的门口,点上了桂花家族全家桶来完成今年份的入秋仪式感。
///
秋来风急,抖落一地桂花。
桂花入碗,又添一勺甜蜜。
01二十多年的桂花汤圆店
开了二十多年的安家桂花汤圆,在茶南的美食地图中已经稳稳拥有一席之地。
和茶南的众多小馆子一样,这家店店面不大,十来平左右,店里的三张桌台两张是属于食客的,还有一个是属于老板和老板娘的。
就在这张小小的操作台上,老板揉糯米、去红豆皮、搅黑芝麻,再捏成一个个浑圆饱满的汤圆。
门口有几口大锅,分别装着桂花汤圆的汤底、桂花糖芋苗、桂花赤豆元宵和煮汤圆的开水。
汤圆包好后,要先放到开水里滚过一圈,转而放到隔壁桂花汤底的锅里,继续熬煮入味。
桂花、红枣、枸杞、红糖、芋头、酒酿的味道混合着,成为这条街上最生动鲜活的揽客招牌。
之前以为桂花系列美食和板栗一样,是按季节限时售卖的,到了秋天才能吃上一口。不过老板娘和我们说,他家的桂花也是从别处收购来的。
这样不仅能保证从年头到年尾都有新鲜桂花供应,而且颜色还更鲜艳好看。自制的桂花酱八块钱一大桶,回去煮粥泡水都很莱斯。
除了桂花相关,还有一年四季供应的粽子,不过比起大锅沸煮的汤圆,这个时节的粽子摆在托盘里看起来备受冷落。
一轮轮的食客来来往往,盛出一碗碗的香甜软糯。老板娘从早上五点忙到晚上十点,填满了建邺打工人急需的一口甜。
02承包秋天的第一口桂花香
即便是第一次来此,也并不会为难于点单,墙上的红色招牌明明白白写着品种和价格,别说小店不大,卖的东西还真不少。
双拼的中份桂花汤圆一共六个,黑芝麻和红豆沙各三个。老板娘在盛的时候我还纳闷怎么分清这两种,直到吃的时候才发现,黑芝麻是正圆形,红豆的是扁圆形。
白里透*软软嫩嫩的汤圆,和煮到膨胀的红枣枸杞浮在红糖桂花汤上,养生指数直接拉满。
两块钱一个的汤圆之大,一勺装不下。汤圆光滑软糯,说是“吹弹可破”也不为过,i糯叽叽星人必吃。
一句皮薄馅大不足以形容黑芝麻汤圆,炒熟每年秋收而来的黑芝麻再碾碎加入桂花蜜,直接甜上加甜。
流心的黑芝麻馅咬一口就争先恐后往外流,虽然甜,但磨得足够碎的黑芝麻下肚也很顺滑,甜蜜的口感不会造成齁嗓子的不适哦~
相比之下红豆馅的甜度就逊色了一些,红豆磨得十分绵软,吃到嘴里没什么特殊的口感,味道也被红糖汤底影响了不少。
赤豆元宵有比较明显的酒酿味道,熬到浓稠的深红色酒酿,一勺下肚,混合着小元宵、红豆、桂花、酒糟的甜蜜和清香。
小元宵比汤圆更Q弹有嚼劲,赤豆入口即化,甜度刚刚好。
不过更浓稠的还要数这碗桂花糖芋苗,不规则的芋苗非常软烂,只用舌头和牙床就能碾碎下肚。
汤底加了藕粉和桂花,煮出来又浓稠顺滑,又甜蜜清香。甜度正常,也可放心食用~
只吃稀的怕不顶饿的话,还可以喊老板做份蒸饭或者加个烤鸭蛋,黑米饭团裹着肉松、咸菜、蛋*,辣脆糯鲜,都在这一口饭团里。
03茶南专属的一口甜
已经过了午饭时间,来店觅食的人依旧不少。
穿着随意、只带了手机的,一般都是住在附近的老客,进店也无需看菜单,等老板盛汤圆的时候到隔壁买个油条或者烧饼配着吃,熟门熟路像回了自己家里一样。
有些人已经吃过午饭,过来只为了打卡一碗博主同款,“老板,乌啦啦吃的是哪个啊?”
还有些人看着像是开车路过突然兴起,把车停在路边就进店催老板开始打包,还要时刻紧盯车旁,抓准被贴条的前一刻迅速跑回车里。
比起店里稍显逼仄的两张餐桌,店门口支起的小桌更受欢迎,遇上阴雨天或是艳阳天,老板还会放下头顶的遮阳帘。
如果桂花汤圆前面的小桌子上坐了人,便可以端着碗去附近随便谁家的桌子上吃。
茶南的小店密集,店铺大多不高档,主打接地气,也正因此给人十足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秋风裹挟着清爽,当吹到茶南这家桂花汤圆的门口,还多了丝自由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