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世纪前就已停刊的一张县级小报《林县报》,至今仍烙印在七十岁上下年纪人的鲜活记忆里。如今更是各路专家、记者、学者、文人追捧挖掘的宝贝,某人若能一睹小报芳容已属奢望,倘机缘巧合有幸近距离接触观摩并有暇细细欣赏,更是奢望中的奢望。
这是一张什么样的小报?为何停刊50余年仍有这么大的魅力?
带着这一串串萦绕脑际渴望破解的问号,笔者于近日多次回到故乡林州采访。
创办《林县报》
作者多次回故乡来到林州市档案馆(局)阅览珍贵的历史资料《林县报》寻求红旗渠精神的起源!
林州市档案馆(局)藏馆资料显示和徐礼拴回忆,《林县报》是杨贵和林县县委请示河南省委批准,决定办的县级地方报。她于年1月27日创刊,年9月29日停刊,历时6年零8个月,共期。发表各类题材文章余篇。在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项基础建设都急需资金的情况下,如何不向国家伸手要一分钱,还能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当时的林县县委敏锐地指出,只有一条路可行,那就是凝聚民众力量自力更生搞建设。这一切都需要*的喉舌媒体来宣传发动。《林县报》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诞生的。事实证明,《林县报》在当时林县如火如荼的红旗渠建设和各项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林县报》积极围绕县委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展开宣传报道。当时从县委书记、县长到一般群众都积极为《林县报》撰稿,为全民积极投身各项建设发挥了宣传阵地作用。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给予《林县报》很高的评价,杨书记说:小报不小。当时,大家备受鼓舞,干劲更足了。
作者与林州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王献青交流采写《林县报小作用大》纪实报告文学心得体会和《芝兰园》新媒体平台对弘扬林州“最美奋斗者"行动中落实市委部署有力
有效!
《林县报》是县委机关报,是*的喉舌,是群众的代言人,是忠实宣传执行*中央省地委县委指示的先行者实践者。当时的社论均由徐礼栓负责起草编委审定,有时社论的内容就是杨贵书记的讲话。每一篇文章做到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林县小报》报头由中共中央委员、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潘复生书记亲笔题写。当时报社社址就在县委大礼堂街县委机关院内办公。
作者多次来到徐礼拴家采访。
徐礼拴年10月出生在林县河顺井上村,旧社会随父母上山西逃荒要饭,因饥饿一个妹妹被饿死,卖掉一个弟弟换来5斗玉茭面才得以活命,解放后参加革命工作。
徐礼拴年9月,被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点名保送参加了由河南省委宣传部、河南日报社举办的“*报新闻学习班”系统学习了新闻理论知识,并到河南日报社学习了采编、排版、付印、发行一整套办报流程,还到《河南日报农民报》进行实习锻炼。培训结业回到林县县委机关工作。在杨贵书记和宣传部长石文生等同志领导下,年轻的徐礼拴和县委办公室的李广平、赵迎秋三人具体负责筹备办报工作。
徐礼拴回忆当年办报杨贵同志非常重视,“办报是大事,要翻阅林县*史,看过去县委是怎样办报的,要求一定的财力支持;组建强有力领导班子培训新闻队伍。”
年、年、年的三届林县县委办的“林县小报”编委是县委*研室主任李伏仓任主编,办的很好,在抗日战争对日伪斗争土地改革、抗旱灾蝗灾支援前线、巩固根据地*权起到了重大作用,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时期,要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去办报。
在筹办林县报时,财*拨款元,又拨元买了部照像机、收音机。杨贵任总编(兼),李广平、赵迎秋任副总编,徐礼拴任编委、编辑记者。抽调16人组成报社工作班子,对报纸版面报道内容作了分工。第一版为要闻版,由徐礼拴负责,第二版为经济版,由山区建设办公室干事张忙夫、杨清吉、刘玉昌、秦秀生共同负责,三版是文化艺术,由文化馆张生毅、王清刚负责;美术编辑常俊杰、李爱美;四版为时事版宋迪州负责。财务后勤由李斌、张国*负责。
作者(左)、林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于报生(右)同徐礼栓合影留念,许多外地游客说,看到了《林县报》就看到了红旗渠雄伟,感受到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有外地领导说,《林县报》是红旗渠精神的原始版、珍藏版、学习版!一位小学生在观后感中写道,中南海牵挂着红旗渠,红旗渠连着中南海,《林县报》功不可没。
徐礼拴谈起当年岁月,讲得不动声色,仿佛在叙述一件和己无关的往事,但那一份骄傲和自豪之情仍会在眉梢和嘴角的挑动中微微表露。对徐老而言,那段过往峥嵘岁月,无论多么值得向后辈炫耀,也都看得平淡如洗了,也都可以如此淡定地娓娓道来了。这或许就是八十余年岁月磨砺沉淀的原故吧。
由于我国-年连续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为了支持红旗渠建设,县委和报社干部职工每月粮食由29斤降到28斤拿出一斤支持工地。县委机关总务处在烈士陵园租了2亩地种红薯蔬菜和小麦补助生活。
杨贵同志跟大家一样在大食堂排队买饭吃,大家看到他喝的小米稀饭吃的硬疙瘩棒子炒面。报社同志晚上工作饿了用大铁壶煮红薯,报社院内种的红萝卜拧成辨子挂到墙上晒干生吃,有一次因报道红旗渠建设,徐礼拴、赵迎秋、王清刚骑自行车跟着杨贵往红旗渠工地送面粉到山西省王家庄,晚上8点回来加班写稿子编报,有一次特别饿了,赵迎秋到北门里买了2斤熟驴肉顾不上加熟就吃起来,吃完后怕冷肉难受,就蹦跳一阵子,就又工作起来,机关干部没有星期天,晚饭后再工作俩小时,超过夜12点吃一次加班饭,二两面、一个鸡蛋,全体机关干部职工都是高高兴兴地工作,盼着红旗渠早日建成通水。
从林州市档案馆(局)珍藏着不完整的报上获悉,《林县报》围绕县委中心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幸福繁荣新山区这一时代主题积极展开宣传报道工作。首先,通过山区建设调查,从很多方面进行了专题报道。当时困扰山区建设的最主要最突出矛盾就是严重缺水问题,以及交通不便问题,群众扫盲问题,教师短缺问题,疾患看医难问题,贫困山区光棍脱单问题……总之,当时问题形形色色。放到现在看就不是问题,但在当时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天大问题。人民群众*治上当家做主,经济上贫困,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缺乏信心。群众思想*治工作赶不上革命战争时期紧密,不仅影响*在群众中的威信,也影响各项工作的推动。当时杨贵书记说,要在全县建立个农村*治辅导员队伍。带领群众学毛著,学*的各项方针*策,破除山区建设悲观论。
二是根据县委发展山区经济建设总体规划,分段实施的目标进行专题深入报道。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以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力量来鼓舞广大干部群众前进。
三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为了实现‘重新安排河山’‘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建设繁荣幸福社会主义新山区远大目标,不怕苦,不怕压,迎着困难,勇往直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开展工作。
杨贵书记当时在《林县报》创刊号上发表讲话,指出:从胜利走向胜利。当时全县已有96%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是组织起来走社会主义道路,脱贫致富的重大创举。此举受到*中央、中南局的表彰。要求大家动员起来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治理溅水地,增加耕地面积,大搞积肥,保证增产,除四害讲卫生增强人民体质。
年1月27日《林县报》创刊号“发刊词”;时任县委书记杨贵撰写《从胜利走向胜利》;报眼:“动员起来,为完成年全亩产斤粮食的任务而奋斗!”郭树堂“大力兴修水利保证农业增长”文章等在第一版刊登。从此,开启了《林县报》新征程!
《林县报》小作用大
年10月15日《林县报》第42期报道,林县县委、山区乡领导和群众代表人参加的山区工作会议,杨贵书记在会上作了《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山区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头可断,血可流,不建设好山区不罢休的豪迈誓言。与会代表们认为杨贵书记和县委一班人与群众心连心,*指到那里就干到那里的决心和信心。
年1月13日,《林县报》第期报道了中共林县第二届第二次代表会议。杨贵书记在会上作了《全*动手,全民动员,苦战五年,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报告,规划提出了从年到年山区经济技术社会发展远景。要求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十年,基本控制全县水土流失,大力兴修水利,迅速提高农业产量,在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同时,林业牧业副业生产要有很大发展;对粮棉油等方面除满足自用外,还要向国家多做贡献。杨贵书记为全县人民规划了近十年的蓝图。与会代表经过充分酝酿讨论,一致认为杨贵作的报告符合林县实际,规划目标鼓舞人心。并作出了《关于向山区进*,开发山区的决议》。“重新安排林县河山”是改变林县贫困面貌走向富裕文明的一份宣言书,是愚公移山做大自然主人的动员会;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是凝聚*心民心团结一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征服大自然的伟大征程。
年2月12日《林县报》(第期),刊发《引漳入林动员令》、《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和社论《欢呼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和大型黑题字横幅“大战八十天,引来漳河水。”从此,开启了战太行新篇章!
年2月12日《林县报》第期以通栏大标题画有太行山民工上工地的消息进行了报道,头条消息:《林县引漳入林指挥部向全县人发出引漳入林动员令》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引漳入林的伟大意义和对全县人民的要求,该文由李广平同志起草,县委集体研究通过。第二条消息:引题,数万英雄显身手,威风凛凛战漳河,正题:引漳入林工程动工,该消息要点,战线长华里,将斩断道山头,架起座桥梁。配发长篇社论《欢呼引漳入林工程动工》。可以说,当时的大事小情,《林县报》都有及时进行了报道,也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小报不小的故事就是这样在林县人民中传开的。
地处任村镇盘阳村的“红旗渠建设总指挥部”旧址
林县报发表社论说:我们在同大自斗争中摸索出一种规律,困难欺负的往往是胆小*、是懦夫、是懒汉,怕的是我们大搞群众运动,是我们的干劲,是我们的志气,是我们这些敢想敢干、勇于冲锋陷阵的勇士和好汉,林县人民心中千百年来对水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下子就激发起来了。当时林县报增印份发送到公社大小队,县广播站播发到农户听众达42万人,仅三天时间优秀儿女开上太行山引漳入林工地人。林县报年1月创刊时国家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经济建设,林县报报道了县委领导山区建设的巨大成就。林县报在短时期内受极左浮夸的影响,由杨贵和县委执行*中央毛主席指示,很快就纠正了,因此年动工修建红旗渠,有一定的物质基础,特别有毛主席*中央省地委的指示,更有群众的迫切要求,*中央、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新闻纪录片厂领导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