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方怡晖
珠海市对口茂名市乡村振兴帮扶指挥部以组团帮扶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以*建引领打造强有力的帮扶工作队伍,强化当地*组织,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发展富民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一系列扎实工作的开展,让帮扶地区村民感受到乡村振兴带来切实的好处,更激发村民们自觉维护家乡的发展成果。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东创新提出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新模式,珠海市按照广东省委、省*府决策部署,从年6月起结对帮扶茂名市21个重点帮扶镇。
金秋时节,在茂名高州市曹江镇,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工作人员带着有意向投资百香果的青年企业家踏进了乡间田头,规划着未来发展的蓝图;在茂名茂南区公馆镇的健绿农业发展产业园内,合作社的农民开始新一轮的*金哈密瓜采摘。在大棚下,农民们捧着有深纹路的哈密瓜,脸上尽是喜悦的神色……如今,珠海市对口帮扶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已有一年多,驻镇帮扶工作队给茂名的乡村振兴带来了哪些可喜的成果?
组团帮扶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珠海市派驻茂名市乡村振兴帮扶指挥部指挥长陈夏森接受了《小康》记者的采访,介绍珠海帮扶茂名的工作经验:“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乡村振兴迎来新的阶段,珠海市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工作,统筹协调珠海力量,突出‘抱团’形式帮扶。”
据了解,珠海市印发《珠海市对口阳江、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组团结对帮扶工作方案》和《珠海市对口阳江、茂名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等重要*策文件,以“**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结对帮扶的要求,选拔名干部参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其中指挥部人员6名、驻镇干部名(其中42名驻镇干部兼任驻村第一书记)。
与此同时,珠海加大对口帮扶资金投入,支持茂名乡村振兴工作。珠海市财*安排、年度省统筹配套帮扶资金共4.8亿元;制定产业消费帮扶工作方案及相关实施细则,每年安排产业就业消费帮扶专项资金万元,保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在此基础上,年珠海市追加市级统筹帮扶资金万元,体现珠海帮扶力量。
珠海市派驻茂名市乡村振兴帮扶指挥部指挥长陈夏森(前排中)率队至高州分界镇杏花村调研。
“我们通过抓*建工作促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促乡村振兴,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去年我们进驻茂名后,各驻镇帮扶工作队马上对21个帮扶镇展开大排查,按照省定标准,共确认有防返贫监测对象户人。目前,已全部落实帮扶措施,坚决将底线任务完成好。”陈夏森说。
记者来到化州市杨梅镇,在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工作地点内,发现一块写着动态返贫监测数据的白板挂在工作点的墙上,白板上写着杨梅镇内每条村的防返贫监测对象人数以及重点监测的人数。珠海驻杨梅镇帮扶工作队队长柏林向记者展示了一沓报告,报告内分门别类地记录着每个监测户的情况,从户内人数,到户内群众医疗教育,一一罗列。珠海市驻化州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组长边林根告诉记者:“从进驻至今,我们已经进行了5轮核查。而且给需要被监测的脱贫户进行重新建档立卡,推动监测工作向规范化、精细化发展。针对部分困难户,我们也会按照他们的情况,经过讨论和研究后做出相应帮扶措施,比如给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推荐就业或者给予安排公益性就业岗位,尽最大的可能杜绝脱贫户出现返贫情况。”
组织振兴
发挥*的*治优势
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离不开组织振兴,离不开坚强有力的基层*组织。陈夏森告诉记者,“珠海帮扶茂名乡村振兴工作,着力把*的*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打造就算结束帮扶工作也能持续服务到基层群众的基层*组织。”
记者来到位于高州市长坡镇的大石冲村,村子在村民们的自我管理下,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珠海市驻长坡镇帮扶工作队队员兼大石冲村第一书记张增勇告诉记者,村民们除了履行门前“三包”制度之外,还开展全民清洁日活动,定期为村子进行“大扫除”,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成果的积极氛围,进一步落实长效管护机制。
张增勇告诉记者,他为了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基本都是驻扎在村中,一个月也仅仅回家一次。张增勇结合村民的特性去做农民工作,让自己越来越“土”的同时,也越来越获得村民的信任。在不懈的努力下,他解决了一系列乡村工作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如土地流转、乡规执行等,让各类工作都得以顺利展开。张增勇认为,村集体缺乏资金,会导致其长期羸弱,缺乏号召力,要强化基层,实现组织振兴,就需要让村集体“富”起来。在张增勇的倾心努力下,除了引进菠萝蜜种植,湖羊、梅花鹿养殖等产业外,还通过流转土地,建立公立幼儿园、游泳池、农民公寓等集体资产,村集体收入稳固提高。由于出色地开展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和美丽乡村工作,大石冲村在今年4月21日高州市首届乡村振兴大擂台“镇一村”决赛中,荣获了大擂台赛的第一名,为后续乡村振兴带来很好的鼓舞作用。
茂名化州市赤沙水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梁飞龙观察果树上的赤沙红橙。优质红橙为当地村民带来了致富信心。方怡晖/摄
针对强化基层组织,珠海市驻高州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组长陈志强告诉记者,组织振兴,建强基层*组织是关键。工作组坚持*建引领,各驻镇工作队成立7个临时支部,以*建为纽带,密切联系群众,形成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强大合力。一是探索建立“*建+业务”模式,定期开展*治学习、*建共建等活动;二是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以驻村第一书记为带头人,建强重点帮扶村*组织,切实发挥*员干部领导核心作用,带动村两委和村民学习乡村振兴*策,共同谋划特色产业发展。
“如大石冲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增勇那样,我们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的作用,以*建引领努力打造亮点,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驻村第一书记以‘组织驱动、*员带动、乡贤推动、全民出动’,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陈志强说。同时,驻镇帮扶工作队还参与了强化培训*员干部素质等相应工作,并与对口镇村开展了*建共建,签订了《*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书》,双方通过组织共建、项目联推、实事联办,构建“互带互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基层*建工作新格局。
基层治理
以德治引领乡风文明
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陈夏森认为,茂名的乡村区域情况略有不同,基层治理的好坏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整体效果。
在茂名滨海新区电城镇架炮村,吉颂茂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林黎带着记者来到种有千禧圣女果苗的田边,可见圣女果苗长势喜人,部分先行种植的圣女果已开始绕着木杆长出嫩绿的枝条。林黎告诉记者,在过去,电城镇治安环境比较复杂,有人会来到圣女果田边进行捣乱以及勒索钱财,恐吓、抢劫也时有发生……如此治安环境,让下乡投资的企业家们投资产业都需要极大的勇气。为改变当地治安环境,提振投资热情,来自珠海市公安局时任架炮村驻村任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的张伟华(现任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发挥其警察的工作经验,在当地警方的全力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对架炮村下辖26条自然村、户共人进行逐一摸排;路灯、监控探头等设备也陆续“上岗”,还建起了警务室和治安巡逻队。半年不到,架炮村解决了治安乱象。治安环境变好更是为当地营商环境带来“春风”,林黎加大了圣女果产业的投资,将撂荒的千亩土地发展成圣女果种植基地,圣女果远销全国各地。与此同时,架炮村又有飞天稻花鸡养殖基地等产业相应落地,全村居民收益比起往年翻了数倍。
珠海市驻电白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组长蒲方告诉记者,基层治理最终还是需要加强基层自治,以德治引领乡风文明,让村民自觉维护乡村风貌。在电白区岭门镇,驻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灶涛向记者分享了一段经历。年,电白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村过关行动。岭门镇响应号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镇村环境卫生,条自然村全部通过验收。但春节过后,部分环境卫生盲点黑点和易致污点已有了反弹回潮的迹象。驻镇帮扶工作队深刻认识到,村民群众才是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的主力*,调动村民参与日常管护工作尤为重要。
茂名市茂南区公馆镇,实现“一条鱼带动一条村振兴”的愿景。吉奥罗非鱼的推广为当地罗非鱼收益提供5倍的增值,更推动整个茂名罗非鱼产业的发展。
为此,驻镇帮扶工作队在岭门镇平岚村建设茂名市首家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探索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管护积分奖励和红黑榜公示机制。工作队以打造美丽宜居先行示范村为导向,以农村垃圾处理、村容村貌提升、村民观念意识转变为重点,以乡村振兴积分超市为载体,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推动村民从“一旁看”转向“一起干”,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实现整治工作常态化、管护机制长效化。
*灶涛告诉记者,为保障乡村振兴积分超市持续运营,帮扶工作队创新性地通过消费帮扶行动将珠海广大单位职工帮扶资源汇聚到岭门本地的企业和农户上,并由其逐步反哺镇村,承担乡村振兴积分超市建设、运营及物资兑换费用,实现了良性可持续运营。岭门镇各村亦参考该模式,在建设美丽宜居村的同时,由村委会、当地乡贤共同出资建设乡村振兴积分超市,进一步加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工作,也为周边乡村基层治理输出了一份可复制的、可行的乡村基层治理经验。
产业振兴
发展富民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陈夏森告诉记者,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必须大力开展产业帮扶,发展富民产业。
在当地,记者久闻“一条鱼带动一条村振兴”的故事,特意来到位于茂南区公馆镇的广东伟业罗非鱼良种养殖场去一探究竟。该养殖场的总经理简伟业带着记者参观了国家级鱼苗场,“在过去,附近的罗非鱼养殖户收益每亩只能获利元,如今养殖我们的吉奥罗非鱼,实现了每亩获利元的收入,收入翻了五倍!”
珠海市驻茂南区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组长吴性坚告诉记者,茂名是全国著名的罗非鱼养殖之都,茂名罗非鱼产量占广东省三分之一,全国八分之一,全世界十二分之一。而茂南区公馆镇就是茂名罗非鱼产业的核心,公馆镇范围内有3万亩鱼塘,年产罗非鱼7亿尾。茂南区工作组通过做好“养肥一条鱼”的文章,通过推广优良鱼苗,不仅仅是养活一个镇,更是推动整个茂名罗非鱼产业的提升。
珠海驻公馆镇帮扶工作队队长缪凌锋向记者介绍,公馆镇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罗非鱼)。驻公馆镇帮扶工作队多次与当地龙头企业接洽,研究名优罗非鱼品牌创建等事宜,统筹谋划全镇罗非鱼产业布局,着力构建罗非鱼文化体验营销体系,加快完善生产、加工、研发、示范、服务、旅游等功能板块,逐步延伸产业链和效益链,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强村富民目标。
陈夏森告诉记者,除了茂南区亮眼的罗非鱼养殖产业,各驻镇工作队结合对口帮扶镇的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橘红、沉香等为代表的南药产业,大力发展以架炮鸡、对虾养殖等为代表的养殖业,大力发展以蔬菜、圣女果种植等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促进产业振兴,一大批产业快马加鞭地落户茂名。
“产业振兴工作中,我们力推‘3个’项目,这是我们珠海帮扶的特色。”陈夏森说。所谓“3个”项目就是指在帮扶地区建设“个种植基地”、“个养殖基地”和在珠海市培育“个”特色农产品品牌店布局。“‘3个’项目的建设,继承了长期帮扶工作的先进经验,对准对口帮扶工作中产业建设产生的产品生产以及消费供销问题,从产业帮扶和消费帮扶中找到发力点,解决对口帮扶工作的难点和痛点。”陈夏森说。
在珠海驻茂名乡村振兴帮扶指挥部的统一部署推进下,茂名地区已经培育建设了个种植基地,61个养殖基地,按照“三品一标”和产品信息化可追溯要求,推动基地的规范化管理。珠海已建设多家品牌店销售特色农产品,包括横琴跨境茂名馆、天融文化珠海对口帮扶地区产品交易中心,帮扶指挥部引入的珠海市有意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销售点、珠海市农控集团农产品物流园等。另外,珠海市将提供*策支持,充分挖掘对口帮扶地区优质、特色农产品,推动“3个”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与此同时,指挥部已成功协调对接53家企业,投入帮扶资金.8万元,落实“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制定年度帮扶工作计划,截至年9月底,已启动帮扶项目个,涉及资金.64万元。其中实施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水平项目57个.53万元;实施提升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项目个.63万元;实施提升镇域公共服务能力项目58个.87万元;实施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项目64个.6万元;实施提升*建促乡村振兴水平项目90个.01万元。按照当地情况引入对接企业,比如在对口帮扶高州市的分界镇,丰林村百香果产业基地引进广东全一食品有限公司专业运营,并推广市场受欢迎的“钦蜜九号”,换种后当地百香果质量得到提升,联农带农增收成效明显。
另外,珠海坚持*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主导的原则,深入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发挥粤港澳大湾区门户枢纽的市场优势,多种形式搭建消费帮扶平台,打通帮扶地区农产品进入终端市场的渠道,推进消费帮扶提档升级。指挥部与各珠海企业对接,组织到当地采购农副产品;组织直播带货,助力各地高端品牌推介。
农文旅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一个“百日攻坚”,成就农文旅融合示范点,“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成为周边口口相传的“乡村振兴奇迹”。
记者来到信宜市钱排镇的“中国李乡·山水双合”景区。海拔多米的山城恰逢风雨后,烟云朦胧在一河两岸的古代南方风情建筑上,别有一番云间“凤凰古城”的风味,旅客们纷纷举起“长枪短炮”,在如仙境一般的木造桥上摄下难忘美景。双合村并非一个纯粹的景区,是实打实的居住村落。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在一年多之前,村道连路灯都没有普及,除了门前大山和河溪,就没有其他任何游乐设施,如今却变成别致风情的热门旅游景点,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曾经饱受贫苦的小镇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走在宽阔的木板桥上,珠海市驻信宜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组长曾文飞向记者介绍,12年前,台风“凡亚比”带来的特大暴雨,诱发了“9.21”矿库发生溃坝事件。洪灾让钱排镇双合村几乎毁于一旦,直到近年来通过产业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举措,才走出当年的阴影。现在的双合村已经打造成为信宜,乃至茂名市的一张闪亮名片。
珠海驻钱排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傅小华告诉记者,在“9.21”事件之前,钱排镇以矿业为当地主导产业。洪灾过后,当地矿业企业处于停产关闭状态,群众寻求产业转型而加大农产品的种植。驻镇帮扶工作队进驻后进行一番考察,发现钱排镇的三华李有着独特的品质:钱排的三华李甜度高,而且表面如同覆盖了一层薄薄的银粉,具有独特的辨识度。另外三华李在开花的时候满树皆为白花,一到开花季节在大山之间漫山遍野白花怒放非常壮观,有极大的旅游价值。
为此,珠海市驻信宜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和驻镇帮扶工作队筹划了钱排镇围绕三华李主题搭建农文旅融合的系列产业体系。三华李的种植面积在当地*府与驻镇帮扶工作队的大力推广下得到了扩大,从驻镇帮扶工作队进驻的年起到现在,三华李种植面积从4万亩拓展到10万亩。在聚焦“强产业”的同时,驻镇帮扶工作队更是着力“提品牌”。继续打响“银妃”品牌,协助钱排镇打造品控溯源系统,建“信字号”品牌,引导当地形成浓厚的电商销售风气。
信宜市钱排镇"中国李乡·山水双合"经过精心打造,从一个粤西山区小村庄蜕变为乡村振兴新样板。
针对家家户户都种植三华李的状况,驻镇帮扶工作队为钱排镇发展农旅一体示范村和示范带建设,实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经过百日攻坚,我们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双合村实现了蜕变,‘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作为新的信宜旅游印象,迅速爆红网络与朋友圈,成为热门‘打卡’点。年信宜市‘中国李乡·山水双合’上榜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年1月中旬至3月中旬,钱排三华李树开花的季节,前来体验‘山水双合’的游客突破50万人次,双合村一炮打响。‘山水双合’是钱排镇从产业强镇向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一次华丽转身!”曾文飞说。
人才振兴
发挥科技赋能作用
科技兴农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有力助推器。陈夏森在帮扶的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必须始终将‘科技+人才’模式作为帮扶工作的一项战略措施,注重发挥科技对乡村振兴的赋能作用,做好乡村人才振兴,强化乡村自我造血能力。”
珠海市驻茂名市帮扶指挥部牢牢把握“科技+人才”模式的指导思想与要求,从去年7月起,深入茂名市各帮扶乡镇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先后请来广东省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仲恺农业学院等科研单位、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研究团队,一众科研人才与各乡镇帮扶工作队一起,针对不同乡镇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帮扶计划。
珠海市帮扶茂名乡村振兴采用“科技+人才”模式的核心在于产业发展与劳动者发展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在网络时代,如何利用发达的网络科技帮助农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中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为此,珠海市驻信宜市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组协同信宜市,在钱排镇双合村建立了电商培训中心,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培养出一批“致富带头人”。驻钱排镇帮扶工作队队长傅小华告诉记者,目前钱排镇已经培养出浓厚的电商气氛:“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会搞直播带货,走电商渠道销售。在村民的电商热风下,40%的钱排三华李都已经通过电销渠道销售到全国各地。”
与此同时,帮扶指挥部通过“南粤家*”“广东技工”“粤菜师傅”的就业帮扶措施,积极创造条件转移就业。举办各类劳务专场招聘会、推介会等51次,帮助低收入群体人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
陈夏森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落实广东省委、省*府决策部署,按照珠海茂名两地*委、*府部署要求,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取得实效。”一是对易返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和帮扶,着力提升巩固拓展对口帮扶地区脱贫攻坚成果水平;二是把重点帮扶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着力提升对口帮扶地区镇域公共服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努力提升对口帮扶地区镇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四是进一步突出完善产业帮扶规划,围绕“3个”项目,积极开展产业帮扶工作,着力提升对口帮扶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五是积极配合当地,发挥各级*委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助推对口帮扶地区着力提升抓*建促乡村振兴水平。
(《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年10月中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