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九屋,历史是绕不开的一道“风景”……
有历史情结的人,骨子里都刻着些许的浪漫因子,在浩瀚苍茫天地之间,总想将那些安静的念想,在岁月腐朽的雕梁画柱间安放。不刻意的,不费力的,让厚重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让经典的建筑和人物鲜活起来,让卑微的野草学会了眺望,让孤寂的石头找到了故乡……
引子
南宋绍兴年间(—年),一群山东人为避战乱,结伴南下,翻山越岭,颠沛流离,辗转至此,见此处依山傍水,地势平缓,便驻足停留,建村舍九座,开田垦地,繁衍生息,名“九宅房”,后改称“九屋”。
同一时期稍晚,一群湖南人,迁徙至此,在离“九宅房”约0.5千米处,平地造屋,聚落成村,农商并举,摆摊设市,首尾相接而成街市。年设“九市街”,今沿之。
在这水路(甘棠江水道)、陆路(东江古商道)交汇处,得益于背靠盛产竹木和多种山货的连绵群山,以及水源充足、肥沃平缓的河谷冲积小平原,经百年发展,人口增多,住宅增多,往来于水路、陆路的商人和过客增多;相距约0.5千米的“九宅房”和“九市街”,便逐渐聚合成一体。到了元、明两朝,此地已立圩,时称大步(大埠)圩,成为县境西北山区货物的集散地,土特产以土纸、蓝靛、油桐、冬笋、茶叶、竹木器具为主,其他的珍稀山货和各种飞禽走兽亦常见。据明景泰元年(年)陈连所著之《桂林郡志》记载:灵川县境有圩市8处,大步圩和今属九屋地界的“甘草圩”(位于今甘草村)均名列其中。约明末清初,甘草圩废。清康熙年间(—年),改大步圩为“九屋圩”,逢每月的三、六、九日为圩日,今袭之。此地为历代乡、区、镇治所驻地。
甘棠江为灵川县的母亲河,古称龙岩江或灵岩江,为灵川县境西部主要航道,亦为县境漓江最大支流,全程60千米,年,因青狮潭水库截流,水位下降,坝区外航道缩短至26.3千米。九屋镇东南缘地处甘棠江水道的中游地带,青狮潭水库大坝位于镇西南的青狮峡谷口,水库由东湖、西湖和公平湖组成,坝区和东湖为九屋镇地界。青狮潭水库原是一个以灌溉为主,辅以发电、防洪、航运、养鱼、旅游及漓江补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库。
在九屋圩的东南侧有名山,曰“九仙山”,呈东北——西南走向,因山有九峰,故名。半山有古刹,称“金山院”;山脚有名洞,谓“龙岩”。龙岩自九仙山七、八峰下呈南北向洞穿,系甘棠江河道;岩壁上存有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二十一方。龙岩为历代传说的“神龙穿岩,破壁而飞”之处,自古以来不仅是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还引发了官方及学者之间上千年关于灵川县名的由来之争,不少志书均采用灵川县名源自“龙穿岩穴之瑞”。今存之。
九屋是块风水宝地,自唐宋以来,不断有八方移民迁徙至此,其中以山东、江西、湖南籍居多,也有来自广东等地的。他们沿甘棠江水路及上游支流和东江古道九屋段两侧择地定居,史上除民国期间发生过一些动荡之外,均无大的战事直接波及,也极少有较大的自然灾害发生。当地百姓在这块河谷冲积小平原上,过着平稳恬静的农耕和商贸日子,经过数百年至上千年的繁衍生息,平稳恬静的经贸和农耕生活,不但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发展,还在厚重的灵川历史文化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灵川县自唐龙朔二年(年)[一说武德四年(年)]建县以来,一千三百余年里,经济文化始终围绕着以漓江水路和湘桂古驿道的中轴线展开,东翼有湘桂古商道和花江流域相辉映,西翼有甘棠江和东江古道相呼应,一轴两翼,书写了一幅辉煌灿烂的灵川历史文化画卷。
中国科举取仕始于隋,终于清末,时长达余年。科举文化是一面可以折射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镜子,从灵川县科举史便能窥见一斑。灵川县开科举之先的是宋元祐六年(年)的进士欧阳辟,其为地处漓江水路和湘桂古驿道交汇处中轴线上的三街人,而三街则是自灵川建县至年,期间千余年均为县治的所在地。宋后,直至明嘉靖二十年(年),灵川县才有举子中试,这名进士叫全赐,亦为三街人;到了清朝,乾隆四年(年)灵川县又有举子登科,同时中进士的有两位,一位是三街人文兆奭,另一位曾官至知府的进士叫*瑞鹏,但县志上只是载有其为灵川二都人士,却无其具体村落的记载。宋朝一代灵川县出进士9名,明朝仅5名举子登第;宋明两朝,全县科举中试的举子,以漓江流域和花江流域为主。到了清朝,灵川县科举的天平则倾斜到甘棠江流域,全县出文科进士32名(旧志载:30名),仅地处甘棠江中段的九屋圩就出进士10名,相连的潭下圩出进士8名,而下游的甘棠渡(今灵川镇)也出了1名,三地叠加远超全县半数。更值得一提的是,灵川县历朝历代的武科选士,全县仅出武进士7名,且都是出自清朝,其中5名来自甘棠江流域(九屋2名,甘棠2名,潭下1名)。九屋所出的2名武进士,其中1名还被选拔为皇室的蓝翎侍卫。
民国期间,除年12月红*长征突破湘江后的左翼部队自境内西北部的才喜界经过、抗日战争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境内发生过一些小规模的战事之外,其余时间,均无大的动荡。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九屋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更是得到了长足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江头村的古民居悠深古巷概述
九屋镇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西北角34千米处,距灵川县城18千米,西北与龙胜各族自治县交界,东与兴安县接壤,紧邻本县的潭下镇、三街镇、兰田(亦称“蓝田”)瑶族乡和公平乡,总面积.4平方千米,辖15个行*村和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16万人,杂居汉、瑶、壮、回族等民族。全镇面积70%为山地,森林覆盖率76.96%,为典型的山区乡镇,地处青狮潭暴雨中心区,年均降水量毫米,无霜期天。西北部高山连绵,最高峰才喜界海拔米,为东江、西江发源地,平均气温18.6℃。耕地面积.9公顷,是县内主要产粮区、广西第一个“千亩高标准立体农业科灌示范片”、国家水稻新品种的示范基地。山林面积3.3公顷,其中毛竹面积.7公顷,年产毛竹多万根,是名扬东南亚的“东江毛竹”产地;还盛产茶叶、松、杉、杂木、冬笋、香菇、木耳、玉兰片和多种名贵中药等。矿藏有赤铁矿、石英石、铅锌矿、方解石、水晶砂、硫磺矿及泥炭等十多种,其中以铁矿储量为最。位于九屋、公平、兰田境内的青狮潭水库为广西第四大型水库,库容近6亿立方米。年被自治区人民*府批准为首批省级旅游度假区;年又被自治区列为桂林旅游综合开发试验区。
甘棠江史上的九屋,虽然地域偏离湘桂驿道和漓江水道,又地处山区,但植被茂密、水源充足、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十分丰富。灵川县有句民谚:过了狮子埠,少穿一条裤。说的就是甘棠江流域的中上游,该处受北部高山的阻隔,冬季自湘桂走廊南下的冷空气,主要是顺着漓江往南刮,对甘棠江流域的中上游影响不是很大,是故甘棠江流域要比漓江流域的气候要温暖一些;再则,历代兵乱,南来北往、行*打仗,都是沿着湘桂古驿道和漓江水路交通主干线展开。因此,这一带自古以来社会都是比较安定,百姓既可农耕经商,又可进山打猎、采药及采集其他山货,还可到甘棠江打鱼,是个鱼米之乡的富庶地。九屋一带,动荡年代不多,除明朝中期和清朝前期各爆发过一次农民起义外,最惨无人道的是年10月30日,日本侵略*在九屋圩内外犯下的滔天罪行。此外,九屋地界约年左右无大的战事直接波及,可谓是一方净土,当地百姓大多时间都是平静地从事农耕渔猎和商贸活动,繁衍生息,至今。
明朝存世年,仅在隆庆三年(年)初,县境西部一、三、六、七都(今潭下、定江、九屋、公平等乡镇)一带爆发过一次农民起义,义*聚众千人,烧官府营堡、打击营户。四月,粟家村、甘草村民众入伙,十月攻打县城(今三街)不克,扎寨于潞江。后被官府击败,死千余人。清朝前期,康熙三十六年(年),爆发了灵川史上时间最长的廖三农民起义。廖三为龙胜(今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壮族,随父在蓝田堡租佃,因大旱歉收被逼租而杀死地主管家起事,应者余人;其率龙胜的龙脊十三寨和灵川县公平、蓝田堡、九屋一带农民起义,活动于龙胜的江底、龙脊、麻岭和灵川县的蓝田、公平、九屋一带及义宁县的永安等地,坚持斗争达二十余年。年冬,爆发于灌阳县西山瑶族乡由凤福山、赵明玉等领导的桂北史上最大瑶民起义,波及到广西、湖南两省15个县,人数由初时的七千很快发展到六万之众,九屋境内的新寨(含冯家湾)亦有瑶民参与;但只是坚持了三个月便告失败。以上两次少数民族起义,因其活动范围只是在九屋靠近蓝田堡和龙胜交界的偏远山寨,对九屋圩及其周边的村落影响不是很大。
年秋,侵华日*为打通大陆交通线一路南侵,为攻占桂林城,10月11日,日*五万余人从北、西、东分五路进犯灵川;中国*人奋起反击、拼死抵抗,战况十分惨烈,苦战到10月30日,县城(三街)沦陷。日*西路第34师团也于30日进入九屋,11月1日犯公平圩、岩山圩南下西迫桂林。日*在九屋仅停留一天,就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据战后年灵川县*府组织的调查统计:年10月30日,日*在九屋苏家烧房屋8座,杀死5人,劫杀猪牛多头,家具十室九空;九屋圩被劫耕牛多头,猪多头,日*所到之处,拉屎尿在谷仓、油缸、米桶、饭锅内。岩背村一妇女被奸污后又被割断脚筋致死。九屋圩一位60岁老妇被日*轮奸;有的妇女被奸污后杀害。在灵川县沦陷不足9个月的时间里,仅有12.58万人口的灵川县(不含大圩、潮田、大境等乡镇)被杀害人,伤人,失踪人,饿、病死人……
年3月18日,日*余人分两路进犯灵岩乡(九屋圩),中共灵川特支为此召开紧急会议,派副书记吴腾芳找国民*时任灵川县长秦廷柱策议反扫荡事宜,商定由秦率自卫队余人于九屋磨石界正面迎击,共产*领导的灵川抗日*工队60余人从公平绕道粟家村,袭击日*后续部队。激战两昼夜,毙伤日*60余人,自卫队仅伤、亡各1人;日*腹背受敌不支,溃返县城。年7月,光复桂林城之战的前夕,国民**第94*自湘西入龙胜县,主力东进灵川,7月14日第师团抵蓝田堡;16日团抵九屋圩的大塘村,与日*激战2小时,毙敌20余人,敌退。17日晨,团自大塘村出发向甘棠渡方向挺进,在中共灵川特支的协助下,于18日拂晓顺利占领长蛇岭各制高点,拉开了光复桂林城最大、最残酷的一场著名战斗——“长蛇岭之战”的序幕。此战前后历时近10昼夜,与日*展开了攻防的生死对决,该团有的营、连几乎全部阵亡,在友*的配合下,苦战获胜,共歼敌余人,国民**伤亡余人。
解放战争时期,虽说灵川县是中共桂北游击队的主战场之一,九屋一带,也是桂北游击队的主要活动区域之一(年,经桂林地区行*公署批复,九屋、青狮潭等区域为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根据地),但解放战争时期的战事,则主要围绕湘桂铁路和桂全公路沿线的两侧展开,东部区域居多,西部只是在公平、潭下等地发生过数次规模不大的战斗,几乎没有波及到九屋圩。但九屋也有不少热血青年参加了桂北游击队,为推翻国民*的反动统治,洒下了一腔热血。
热闹的圩日马头墙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灵川县境内留有国民*败退时的残匪数股,西北片的残匪主要在公平、九屋一带潜伏和活动。年8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驻灵川县剿匪部队和县属民兵,在九屋区的东奈村围歼国民*第团第5营的残匪,毙敌枪手2人,俘虏敌营长2人,活捉敌连长及以下11人;缴获机枪1挺,长短枪10支。接着,又歼敌第团第3营的残匪,匪患很快得到平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九屋一直属灵川县地界。明朝时期,灵川县分为四个乡,九屋地界(含今兰田瑶族乡)属甘泉乡。清朝期间,灵川县废乡设七个都,九屋地界属六都;清宣统二年(年)废都设区,全县设七个区,九屋地界属六区,治所为九屋圩。民国二十一年(年),全县行*区划调整为三大区,即东北区、西北区和南区,九屋地界属西北区;民国二十五年(年)撤区设乡,全县设25个乡,九屋地界设四乡:东皋乡,治所九市街;祠堂乡,治所祠堂坪;水埠乡,治所*柏村;西江乡,治所蓝田堡。民国三十一年(年)县境机构调整,设14乡,九屋地界之东皋乡与水埠乡合并,称灵岩乡,治所九屋圩;祠堂乡和西江乡合并,称两江乡,治所蓝田堡。年11月22日,灵川县解放,12月成立九屋区,辖地为原灵岩乡和两江乡行*区域,治所九屋圩。年8月,区名改为用数字排列,九屋区更名灵川县第五区。年灵川县并入临桂县,九屋属临桂县第十四区,治所不变。年12月,撤区设乡,第十四区析分为九屋、兰田两个乡。年9月,撤乡更名为九屋公社。年2月,自九屋地界析出*梅、西岭、东源三个生产大队成立东江人民公社,治所*梅村;当年3月27日,国务院批复并公布重新恢复灵川县建制;8月,撤公社改区,*梅人民公社撤销后重新并入九屋,称九屋区,治所九屋圩。年5月,撤区更名为九屋人民公社。年9月,撤公社设九屋乡。年1月,自九屋地界析出兰田瑶族乡。年8月,撤乡设九屋镇,治所九屋圩。年7月,撤青狮潭乡、公平乡、九屋镇三个乡镇,合并为青狮潭镇。年12月,行*区划调整,撤分青狮潭镇,复置公平乡、九屋镇,原青狮潭乡地界划归九屋镇。
爱莲文化广场东江毛竹九屋镇经济主要组成为工业、农业和旅游业。工业方面以冶炼、铸造、超硬材料、水电站、竹木加工为主。农业方面以种粮和林业生产为主,水果、蔬菜种植和生猪、家禽、渔业养殖为辅。近年来,该镇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特色乡村、民族风情、民族传统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品牌,实现旅游从单一观光型向多元化复合型旅游转型。目前已形成了外有龙岩、金山禅院、九屋橘红田园风光、甘草和美乡村、江头古民居、青狮潭水库观光,内有东江生态、龙门瀑布、西岭山庄等为主的休闲式乡村旅游格局。
九屋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承悠久。如江头村农历五月十四的“姑娘节”(年5月与九屋街、西岭村及潭下镇部分村的“姑娘节”,一同被自治区列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东源村委的新寨、老寨村瑶族同胞农历六月六的“尝新节”,每当举办,都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往观赏。此外,马场村、青龙桥的农历四月十八的牛节;石洞、甘草、易家等村农历五月十五节等,都各有特色。截止年,全镇15个村委会都建有文化综合楼,配有图书室、多功能室、培训室、宣传栏、篮球场、文化广场,镇所在地建有爱莲广场、文化综合大楼等设施。到目前为止,全镇有篮球队36支,篮球场36个,健身路径达60多处,农村业余文艺队39支、秧歌队6支、舞狮队6支以上。
瑶族村民排练长鼓舞
九仙山与龙岩
九仙山地处九屋镇东南缘,整座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主峰海拔公尺,因山有九峰,故名,史上系灵川县名山。山脚有名洞,谓“龙岩”,龙岩之上的山叫“龙岩山”,为九仙山的九峰之一,因“龙岩”又称“灵岩”,此处又有“灵岩山”之称。
龙岩山距九屋镇*府所在地约1.5千米,“龙岩”便位于龙岩山脚西北侧的深潭上。龙岩为一塌陷岩洞,自九仙山七、八峰下呈南北向洞穿山体,洞口位于北纬25°30′49″,东经°15′1″,洞高约20米,宽70米,长度为米,丰水期水面海拔公米,甘棠江流至洞口处,受山形地势所阻回旋成深潭,江水几乎呈90°折返穿岩洞而过,系甘棠江河道。因岩洞崖壁受流水浸蚀,乳石形成块块如龙身鳞片而得名“龙岩”。岩壁上存有宋代以来的摩崖石刻二十一方,人称“龙岩摩崖石刻”,为灵川县古代石刻最为集中之地。石刻中以宋宣和六年(年)的“灵川县”石刻最为有名,该石刻为灵川时任县令韩端卿所刻,题字为曾任桂州知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的程邻所书;其次为明万历乙巳年(年)灵川县知事王柱魁手书的“龙岩”两个大字,苍劲传神;此外,还有《明·曲迁桥游龙岩泉诗并序》等。
龙岩之所以有名,一是因该处“山清水秀,洞奇石美”,且有“神龙穿岩,破壁而飞”之说,是县域内外百姓尊崇和向往的地方,自古便是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再则,又有官方及学者之间上千年关于灵川县名的由来之争。民国十八年(年)版《灵川县志》采用《新唐书》说法,县名取自“龙穿岩穴之瑞”。而在清雍正三年(年)和清乾隆十一年(年)出版的《灵川县志》,均采用刘昫(-年,五代时期*治家、史学家)编著的《旧唐书》中的述说,灵川县名得之源于“灵渠行之五十里,会大融(溶)江,灵之义得于渠,川之义得于三水并下。”此说“渠”为灵渠;“三水”,指的是汇成漓江上游溶江的川江、*柏江和六峒河。这就是史上关于灵川县名由来的“神瑞”和“地理风物”两种说法。以上几项叠加,再加上始建于元代的金山禅院于年迁于此,是故,龙岩山的上下,一直是一处“热闹”的去处。
年6月,该处石刻由灵川县人民*府公布为第一批灵川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岩山麓有古刹,名“金山院”。金山院始建于元代,明清时期曾多次修葺,为旧时灵川县西部的佛教名刹。据有关史料记载:金山“上有原置寿佛道坊,四山环抱,竹木参天,每年二月初八,士人朝参者不下万人……”原修建在不远处潭下镇沿口村旁的金峰山麓,于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毁。年4月迁今址重建,于1年4月竣工并投入使用。重建时的山门匾额为曾任民盟中央主席的楚图南教授题书,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协副主席的钟家佐撰写山门楹联,曾任全国*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题书大殿匾额和楹联。重修之金山院,自龙岩山脚起,逐山势而上,分别修建有山门、春映亭、观音殿、大雄宝殿和大王殿,绿树掩映、曲径回环、气势雄伟,现已成灵川县的旅游风景胜地。
“灵川县”石刻上的文字:
集賢殿修撰前知桂州兼廣南西路經略安撫程鄰書
靈川縣
宣和六年歲次甲辰季秋月朔從事郎知縣事韓端卿重立。
图片说明:刻于洞内东南顶部的“灵川县”摩崖石刻,三个大字每个的字径平均为60厘米,小字为6厘米。为北宋时期时任朝廷集贤殿修撰、曾任过桂州知州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的程邻所书,宋宣和六年(年),由时任灵川县令韩端卿所刻制。之所以刻在洞顶,应该为顾忌涨水对石刻的冲刷;但垂直面部的仰刻,石匠凿刻作业的难度极大。
“龙岩”石刻上的文字:
知靈川縣事嶺南王柱魁書
龍巖
明萬曆歲在乙巳季秋吉旦立。
图片说明:该石刻刻于龙岩西南面洞口右上方石壁上,高厘米,宽厘米,其中“龙”字字径厘米,“岩”字字径厘米;上下两款字径为15厘米。题字者王柱魁,其籍贯、生卒不详,明万历年间任灵川县知事,其题字时间为明万历乙巳年(年)。
“游龙岩题记”石刻上的文字:
八桂諸巖甲天下靈巖尤其絕勝邑以得名信哉咸淳戊辰仲冬念贰日邑令四明何坰與其佐華陽王從龍拉岷峨散人史炎慶來遊
图片说明:该石刻刻于龙岩洞内东面的石壁上,高55厘米,宽厘米,篆书,字径10厘米。为时任灵川县令的何坰,于宋度宗咸淳四年(年)邀友人王从龙、史炎庆同游龙岩时的题记。何坰,生卒年月不详,南宋时期四明(今浙江宁波市辖地)人,为王正功的小老乡。王正功,字有之,四明人,南宋庆元六年(1年)任广西提点刑狱,宋嘉泰元年(年),王正功在大比之年放榜的次日,为桂林府11位中举的举人举办鹿鸣宴以示祝贺,席间即兴作诗两首,第二首诗的首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成为千古名句。何坰来桂任职比其老乡王正功晚了60多年,其题记的首句,估计是借用了王正功鹿鸣宴诗句的起句。
神奇的龙岩洞
龙岩洞为石灰岩质地,除主洞外,在紧邻洞口的西北侧还有一个小洞,水流与大洞同向,洞中可行小船,常人难以发觉。大小洞都有凹凸呈鱼鳞状的崖壁,当地人称之为“龙鳞”;大洞少而浅,小洞多而深,为亿万年水洗和溶岩所形成,十分罕见,非常神奇。尤其是小洞,底部为深潭,洞顶和两侧石壁布满鱼鳞状溶岩,更为奇特的是在溶洞东南侧的崖壁上,同一水平线几乎等距排列着数个正方形约10厘米的天然石孔,粗看之下,以为是人工雕琢而成,如何形成?百思不得其解。此外,还有多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图案和结构,*斧神功,叹为观止。入其中,临渊行舟,犹如在龙腹中穿过,心灵无不感到强烈的震撼!(作者:吕建伟)
甘棠江和九屋古道
灵川县地处越城岭和都庞岭余脉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南端,境内河汊众多,其中有两条江最大。一条叫漓江,其自北往南,贯通灵川全境。漓江从兴安段进入灵川境,境内流域面积.29平方千米,全长45千米。分两段:上段长33.5千米,从灵川县三街镇小溶江村进入县境至灵川镇大面圩流入桂林市城区;下段自灵川县大圩镇上力脚村再入县境而后流出至桂林市雁山区的草坪回族乡,境内长11.5千米。另一条叫甘棠江。
甘棠江(古称龙岩江或灵岩江)是灵川县境内漓江最大支流,是为灵川县的母亲河。甘棠江位于灵川县西部,干流发源于才喜界大虎山东坡,源头海拔米,南流至唐家尾汇蓝田河(西江),再下至狼脊背汇入七都河。至此,以上古称东江,下为甘棠江。折东流,出青狮潭峡谷经九屋村至龙岩,穿越天然山洞,再经官桥、潭下、桥头、狮子埠、甘棠渡等,最后至三岔尾注入漓江,河长60千米。建青狮潭水库淹没甘棠江上游河道,余坝区外至三岔尾航道26.30千米;流域面积.22平方千米。流域盛产竹木及各种土特产,水量充沛,水质优良,鱼类繁殖旺盛,矿藏也十分丰富。而甘棠江两岸,更是青山秀丽,古木葱茏,沃野平旷,村落散布,盛产多种农副产品,涵盖了公平、兰田、九屋、潭下、甘棠(今灵川镇)等乡镇。
史上县境西部的公平、蓝(兰)田、九屋、潭下、甘棠等乡镇所产的竹、木和土纸、蓝靛等大宗土特产,大多通过甘棠江60千米的水道运往桂林,被誉为灵川的“母亲河”。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甘棠江水道的九屋码头是非常热闹的,从九屋码头上船,朔江而上,可达公平乡和蓝田堡;顺流而下,可抵潭下圩、甘棠渡,至三岔尾入漓江去往桂林城。公平、兰田等乡(瑶族乡)的百姓,大都是乘船带着各种土特产来赶九屋圩,采购好各种生活的必需品又乘船返回。经九屋文化站原站长韦有勇(已退休)多方查找,旧时的九屋码头有两座,南北相对,均位于青狮潭大坝下游约一千米的甘棠江两岸,即今九屋圩公路桥的两端附近。一座码头位于西南岸前宅渡边村的甘棠江畔,上游百姓自此登岸,可沿东江古道从陆路抵潭下圩或去往桂林城;西南方向来赶九屋圩和去往九屋圩东北或西北方向各村寨走亲访友的百姓,也可从这里上船渡河。另一座码头位于甘棠江东北岸九屋村的江边,功能与对岸码头相同,都是用于甘棠江的两岸摆渡和上下通行。年,因青狮潭水库截流,水位下降,库外航道缩短至26.3千米,阻断了甘棠江的上游通行。年修通“灵青公路”(今灵川县城至今青狮潭库区内的公平乡);新建“文簸公路”(灵青线16千米+公尺处至九屋镇的簸箕塘村),年修通至九屋圩路段,因多种原因,直到年才全线贯通。由于公路网络建设的迅猛发展,甘棠江的水路运输,逐渐废弃。
九屋古道为东江古道的北行段,始于九屋圩,西北经蓝田堡(今为兰田瑶族乡)、界脚底古道往龙胜(今为各族自治县)的江底乡,县境长52千米;往西经公平乡、流峰进入义宁县(今属临桂区)的宛田圩(今为瑶族乡),县境长55千米。西边往岩山达临桂区的五通镇,南下通永福县,县境长60千米。南有东江古道,东江古道(又称:潭下古道)始于灵川县潭下圩,北行接入九屋镇境内的九屋古道,该古道止于湘南城步县,是桂林城通往湖南城步、武冈的便捷民间古商道。该古道起于何时不可考,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来往古道的行商、挑夫,才逐渐消停。
九屋古道的主要功能为商道,经九屋地界的石洞过杨柳界(海拔米)、屋围(又称梧围)、门埠,沿东江河东岸至东源、簸箕塘、新寨、冯家湾翻越才喜界(又名:柴石界)至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的白腊坪,从那可到湖南城步县、武冈县直至长沙。此道与走湘桂古驿道(官道)相比,便捷40多千米;沿途经过17个村寨,为汉、瑶、壮、苗民族聚居区,到桂林城的湘桂行商贩夫,不少是经此古道往来;东北经大塘七支界可到兴安县的塔边。九屋古道虽说比自全州县*沙河入桂的湘桂古驿道和自灌阳县永安关入桂的古商道路程近,但终因该道多穿行于山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安全可靠性较差,是故,取道此路进出岭南的行商和过客,要比走湘桂古驿道和湘桂古商道这两条古道少许多。
九屋古道在广西境内的咽喉要地为灵川、兴安、龙胜三县交界的才喜界。
才喜界,位于九屋镇东源村委新寨村北约4千米处,为越城岭南延的诸多山脉之一。地处东经°13′49″,北纬25°47′23″,海拔公尺。据有关资料载:此处“山多雪,无树,生长*茅草和小杂竹;山脊百米以下竹木蓊郁,且产方竹、斑竹等”。这里,不仅是古代中原进入岭南的主要通道之一,还是候鸟迁徙的交通要道。每年春秋两季,数百万只各种候鸟从东南亚至西伯利亚一带春来秋往,飞经于此,场面蔚为壮观。年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府批准,将该地列为候鸟保护区。才喜界史上隶属于兴安县,年区域调整,以才喜界坳口山脊倒水为界,北面属于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建新村,南面属于灵川县九屋镇东源村委新寨村,东面仍属兴安县溶江镇金石片区,成三县交界之地。灵川县的母亲河甘棠江的干流,便发源于其大虎山的东坡。
才喜界是东江古道(九屋古道)北上出灵川县境的必经之地,还有一条川黔至两广呈东西走向名叫横盘路的古道,在界顶交汇,形成十字路口。年川*出川,东进抗日,正是从这条线路经过。20世纪30年代桂全公路和湘桂铁路通车之前,才喜界一带的商铺、伙铺密集相邻,很是繁荣。湖南城步、武冈一带的百姓将农副产品及手工制品贩往桂林,换回日常所需的食盐、糖等生活用品,走的就是这条古道。这种状况,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之后,随着各条公路网络的相继联通,取道这些古道做生意的马帮、挑夫,便逐渐偃旗息鼓。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新建的“文簸公路”,基本上是沿着九屋古道修建,古道被填没。现存新寨村外去往冯家湾的残存古道。自冯家湾过才喜界的古道,接近山隘部分原为青石板路面,20世纪90年代后至21世纪初,为方便马队托运竹器制品从龙胜县至九屋,因马蹄与石板是“硬碰硬”,易造成负重的马匹摔跤、甚至马腿骨折,石板路被马帮损毁。现残存古道已成土路,附近百姓将其作为便道,偶尔还有人在行走。
年12月上旬,突破湘江的中央红*继续西进,翻越越城岭的老山界地区,左翼三*团的三个团,从兴安县金石自横盘路到才喜界(越城岭南延山脉)上的十字路口后,才北折进入龙胜县的江底。红*翻越才喜界前,在新寨村留下了部分重伤员,托付群众照护养伤,时长达两个多月;后这些伤员大多成功转移,但仍有一些红*战士因伤重牺牲,遗体被村民偷偷安葬在多个地点。年,灵川县开始进行湘江战役烈士遗骸的收殓保护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年8月,所收殓到的红*烈士遗骸,被集中安放入地处新寨后山许家冲的“灵川县湘江战役红*烈士墓”,不宜迁入的红*烈士墓也修葺一新。
位于新寨村后山的许家冲的湘江战役红*烈士纪念广场,所收殓到的红*烈士遗骸散葬墓就安放于广场的正北头。
位于新寨村*毛冲的红*烈士墓。为两位在新寨养伤,伤重不治而牺牲的红*战士,因掩埋地清晰,故将墓地修葺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