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张化痰、攻痰单方的袭用与分辨
一、二陈汤(《和平惠民和剂局方》)
制半夏g,橘红g,白茯苓90g,甘草45g。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7片、乌梅1枚,水煎服。
现多改成汤剂:半夏9g,橘红9g,茯苓6g,炙甘草3g。乌梅有意用,也有意不必。
本方为治全部痰湿的根基方。主治痰湿而至之咳嗽痰多、恶心呕逆、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头眩心悸、舌苔厚腻、脉滑等症。
方中以半夏燥湿、降气、调中、利痰为主药;气滞则生痰,故用橘红行气和中为辅药;湿盛则生痰,故以茯苓利湿为佐药;更以甘草和中健脾为使药,加生姜之辛,以助陈、夏之利气化痰,加乌梅与甘草酸甘合化生阴,以防燥药之过燥。共成和中行气、化湿除痰之剂。
中医觉得痰之本为湿。湿聚而停顿则为水,湿不能气化则为饮,饮似痰而稀,可因气化不利而阻塞,湿受气火之灼,可被煎灼变稠而为痰。因而昔人说“稀者为饮,稠者为痰,水湿为其本也”。痰可随气起落,无处不到,变证百出。
简言之,痰在肺则咳嗽,在胃则呕逆,在头则昏迷,介意则悸怔忡,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在手足则肢节悲伤而近似痛风证,等等。对这些病征,都可灵动袭用除痰之剂以治之。
本方加*连6g、栀子6g,名连栀二陈汤,可用于医治胸膈中有热痰,使人吐逆,吐物味苦等症。
加砂仁5~6g、枳壳6~9g,名砂壳二陈汤,可用于痰盛气滞而胸腹胀满,功可行痰利气。
加炒枳实9g、瓜蒌20~30g、炒莱菔子9g、焦山查9g、焦神曲9g,名加味二陈汤,首要用于食积痰盛。
加苍术6~9g、枳壳9g、片姜*9g,主治痰气上攻、眼目肿胀,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二陈汤加胆南星9g、炒枳实9g,名导痰汤,机能燥湿豁痰,行气开郁,用于医治顽痰胶固、头眩脘闷、呕恶少食、坐卧担心、痰盛昏迷等症。
再加片姜*9g、木香6~9g,用于医治痰饮流入手足、肩背酸痛、繁重、兄弟疲软、乏力等症。
再加木香6g、香附9g,用于医治痰气结滞、胸脘满闷、咳逆上气等症。
二陈汤加枳实6g、竹茹6g,名温胆汤,机能清胆和胃,除烦止呕,首要用于痰气互阻,久郁化火,炎热扰心而虚烦不眠,或大病以后,胆虚气寒,疏泄不利而致的痰涎不化而胃胀少食、苔腻脘闷等症。
二陈汤加杏仁5g、白芥子3g,名六安煎,主治风寒咳嗽、痰多不易出、胸闷气滞等症。
二陈汤加炒枳实6g、竹茹6g、胆南星9g、菖蒲6g、远志9g、*参6~9g(气实者可不加),名涤痰汤。机能化痰开窍。主治中风痰迷心窍之舌强不语、神蒙混乱、兄弟不遂等症。
我曾用此方随证加减用于医治气郁、痰结隐瞒清窍发为失语之证。举例以下:
何某某,男,40岁。因斗气而两夜未睡,就医前1天下昼倏忽不能语言,自愿听力消退、头晕、头胀痛、胸闷、食欲不振,舌苔*腻,脉象弦滑。诊断为痰迷清窍之证。治法豁痰开窍。
处方:陈皮6g,半夏9g,茯苓12g,枳实9g,竹茹9g,菖蒲9g,郁金9g,胆南星6g,生龙牡(先煎)各15g,3剂。追访时说,取药归来,服了1剂即会语言,又服2剂即康复。
还曾用本方加理气药医治梅核气,举例以下:
胡某某,男,34岁。1周来咽部有东西堵感,若有虫子在内部,常欲咽唾把物咽下或吐出。经耳鼻喉科审查普遍。小便*,胃胀如气囊隐衷,微有呕恶,舌苔白,脉细滑。诊为痰气冻结而至之梅核气。治以理气化痰。
处方:陈皮9g,半夏9g,茯苓9g,厚朴6g,苏梗6g,全瓜蒌30g,麦冬9g,玄参9g,枳壳9g,共服6剂而康复。
总之,二陈汤是除痰剂的最根基单方,颠末历代医家加减变动,又进展出了很多除痰单方,前方已有一些举例,再有不少由此方变动出来的单方,不再逐个陈列,读者能够一隅反三地去研习。
反面要讲的是明朝医家张景岳教师根据二陈汤化裁出的两张单方,由于袭用较广,成绩较好,故特做特地叙述。
二、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
当归6~9g,熟地9~15g,陈皮5g,半夏6g,茯苓6~9g,炙甘草3g,加生姜3片,水煎服。
此方既是二陈汤加当归和血养血而益心肺,加熟地滋肾水而润肺金,又是六正人汤去参、术加归、地而成,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方首要用于肺肾虚寒,水湿上泛为痰;湿痰内盛,咳逆多痰;苍老阴虚,血气不够,外受风寒,咳嗽呕恶,多痰喘急,舌苔白厚腻,脉滑等症。
金水六君煎创既滋阴又化痰,治痰盛咳呕而肺肾不伤之法,临床用之确有良效。六正人汤实用于脾虚不化之痰浊壅盛、呕逆泻肚等症,金水六君煎实用于肺肾两虚、痰浊内盛、咳嗽痰多之证。
但如脾虚多湿而大便虚假者,可去当归加炒山药9~15g;如痰盛气淹留胸膈不快者,可加白芥子3g;如严寒内盛而咳嗽不愈,吐白稀痰者,可加细辛3g;加兼寒居半表半里,而寒热往还者,可加柴胡6~9g。
我曾用此方加生地、藕节炭、白茅根、旋覆花、白及等,治愈肺肾两虚而至的支气管扩大症,咳痰多,且痰中有血者,详细丹方以下:
当归炭6g,熟地9g,生地炭20g,半夏10g,化橘红10g,茯苓15g,紫菀12g,藕节炭30g,枇杷叶12g,旋覆花(布包)9g,白及9g,炒苏子10g。共服18剂而康复。
三、苓术二陈煎(《景岳全书》)
带皮茯苓12g,生晒术3g,淡干姜(炒)1.5g,广陈皮6g,泽泻5g,姜半夏9g,猪苓5g,净水炙甘草1.5g。水煎服。
此方也是从二陈汤进展而来的,其健脾利湿的力气大于二陈汤,且能温脾化气。脾胃虚寒之人,中湿简单阻塞,时时呈现泻肚便溏、胃气板滞、小便少、手足怠懈、精力疲劳,或咳嗽吐稀白痰等症。以此方治之,最为适当。
方中以白术、半夏为主药,二苓、泽泻为辅药,陈皮、干姜为佐药,甘草为使药,共成健脾化痰、温中疏滞、化气利水之剂。
与金水六君煎对比,本方着重于温脾胃、化气利水而祛湿除痰。金水六君煎则着重于补肺肾以助水之化源而祛湿除痰。
我曾用本方(用量略加大)加桂枝6~9g及生麦芽、广木香等,用于医治西医诊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一类疾病。
举例以下:毛某某,女,42岁。多年来食纳不好,腹中常有似流水声辘辘做响的感到,口干不欲多饮,腹部有意丰满,有意似坠,但都不严峻,长远休眠欠安,有意心慌心跳,手足乏力,喜暖,疲倦神疲,轻度咳嗽,吐白稀痰。体重逐渐降落,头部似发沉面欠清新,大便有意1日2次,有意1次,不成形,小便少,舌苔略白水滑,脉象沉滑欠有力。病院做各式审查,均末发觉阳性所见,诊为胃肠神经官能证。做对症管教,成绩欠安,故请我会诊。
我诊为中焦虚寒、脾不健运之证。中虚水湿不化,上则为稀痰而致咳,犯心而为心悸失眠;在中则为水饮而走肠间,影响水谷精微的升化;下则关门不利,气化无权而尿少。后天失养,故日渐虚疲。治宜温健中焦,利湿除痰,佐以安神之法。
处方以下:生晒术6g,带皮茯苓12g,陈皮6g,桂枝6g,淡干姜3g,泽泻15g,猪苓12g,姜半夏9g,净水炙甘草1.5g,生麦芽9g,广木香5g,香附6g,远志9g,炒苏子9g,杏仁9g。以此方随证加减共进50余剂(有意加*参5~9g,有意加土炒白芍6~9g,有意加吴茱萸3~5g等等)而康复,上班做事。
咱们颠末对从二陈汤加减化裁出来的很多方面的研习,深深领悟到中医学中单方的组处配伍、加减化裁,实是一门理论粗浅、波及面广、走神入化的严重知识,必需深人研习中医理论,控制辨证论治,才具真实领悟到单方灵动袭用的深义。
四、清气化痰丸(《医方考》)
姜半夏45g,胆南星45g,橘红30g,枳实30g,杏仁30g,瓜蒌仁30g,炒*芩30g,茯苓30g,共为细末,姜汁糊丸如绿豆大。屡屡服6~9g,温沸水送下。此刻均把此方减量,做为汤剂服用。
此方为治热痰的罕用方,机能清热顺气,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稠黏难出,痰热内蕴,气急呕恶,胸膈满闷,舌质红,舌苔*腻,脉滑数等症。此语。多属气郁化火,或偏食肥甘,嗜喝酒醴,酿生内热,灼津成痰而致。故以胆南星清热化痰为主药;*芩、瓜蒌仁清热降痰为辅药;陈皮、枳实顺气除痰,茯苓健脾渗湿,杏仁肃肺降气(二药显露着“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理论),半夏燥湿化痰,共为佐使。而构成清热顺气、降火消痰之剂。
本方中心在于清气、顺气而达除痰之方针。由于气足够则为火,液足够则为痰,痰随火而起落,故治痰必降火,治火必顺气。半夏、南星可燥湿气,*芩、瓜仁可平热气,陈皮可顺里气,杏仁可降逆气,枳实可破积气,茯苓可行水气。水湿炎热均为生痰之本,人体之气亢则为害,气亢为火,火退则还为浩气,而各安其所归,因而化痰必以清气为先,故本方名清气化痰丸。
本方与苍附导痰丸(苍术、香附、陈皮、茯苓、枳壳、半夏、天南星、炙甘草)对比,前者功在顺气清火,使火降气清而除痰止咳;后者则功熟行气导痰,主治妇女形肥体胖多痰,痰湿阻塞经脉,使月信不调而久不孕珠。
本方与景岳化痰丸(胆南星、半夏、礞石、枳实、麝香、朱砂)比拟,前者功在清热化痰以清顺炎热之气而化痰止咳;后者则功在清热化痰、镇惊开窍而安神,主治赤子痰热壅盛、喉中痰鸣、惊风抽搐等症,药力迅猛,只宜临证采用,不成久服,且久病虚证的慢惊风忌用。
本方与竹沥达痰丸(半夏、橘红、白术、大*、茯苓、*芩、甘草、人参、礞石、竹沥、生姜汁、沉香)对比,前者主治气火蕴热、灼津为痰、痰热壅盛而致的咳嗽、胸闷、痰稠厚难出,机能清火降气而除痰止嗽;后者主治实热老痰,蒙心则发疯、惊慌,入肺则痰稠难出、咳嗽、胸闷气急,机能运痰从大便出而不损灵*。
诸方即使都是治痰,却各有精巧不同,学者宜沉思。
在村落巡礼调理时,曾治一小男孩,神昏抽搐,体温不高,口中吐白泡沫很多,如吹小番笕泡。经用竹沥达痰丸方,加菖蒲、远志、全蝎、蜈蚣、钩藤而取效。
五、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
炒苏子(打坏),炒白芥子(打坏),炒莱菔子(打坏),或用同量,或根据证候所需而各选君药而加减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末年人中运力衰,湿滞生痰,或兼斗气,痰壅气实而痰盛喘咳,胸闷懒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之证,故名“养亲”。末年人气虚而喘者则忌用。
方中紫苏子降气,白芥子除痰,莱菔子消食兼降气。三药实用,气降则痰消。气逆不顺为主症者,可用苏子为主药,用量为9~10g,余药和减。食滞为主症者,可重用莱菔子为主药。痰积为主症者,可重用白芥子为主药。但三药皆为行气豁痰之品,用之过分则恐伤浩气。故药后诸症皆平后,则宜转入治本之方,或加调补之品,免得过服而伤中气。
昔人对此方治标、治本有不同观点,兹择录以供参考。吴鹤皋说:“治痰先理气,此治标尔,终不若二陈汤能健脾去湿,有治本之功也。”李士材则说:“治病先攻其甚。若气实而喘,则气反为本,痰反为标矣。是在智者神而明之。若气虚者,(本方)非所宜矣。”
我把此方与二陈汤投合,再加麻*、杏仁,定名麻杏二三汤,用于医治风寒伤风,肺失宣肃,气逆做咳,痰白而多之证,有精良成绩。在临床上罕用于急性支气管炎、喘气性支气管炎、伤风咳嗽等,呈现为风寒痰盛病证者。阅历方以下:
炙麻*(表证未解者用生者)5~9g,杏仁9g,化橘红9~12g,半夏9g,茯苓12g,炙甘草(或不必)1.5g,炒苏子9g,炒莱菔子9g,炒白芥子6g。咳甚者加紫菀12~15g、杷叶12~15g。每收良效,请试用。
本方首要用于实证,其主证特征为“气实痰盛,胸闷懒食”。假设是虚证(咳嗽已许久,痰很少,舌上无厚苔,气短心慌,脉无力,食思不足,手足疲倦,语言声低等),则非本方所宜。
六、礞石滚痰丸(王隐君)
青礞石(煅)30g,沉香15g,酒蒸大*g,*芩g。将礞石打坏,同焰硝30g共入瓦罐内,盐泥固济、晒干,用火煅至石色如金,候冷掏出,与上药共研细末,水泛为丸,如梧桐子大。根据患者肉体强弱服用30~50丸,临卧时生姜汤或温沸水送服。
本方取搬青礞石,药性勇悍,质重性降,能攻除陈积伏匿之痰,消全部老痰积滞,为主药;大*荡热去实,涤积除陈,开下行之路,为辅药;*芩苦寒,泻肺凉心,清上焦之火,为佐药;沉香导气散结,沉着陆行以导诸药,为使药。
主治实热老痰内结而至的怪证百病。吴仪洛说:“风木过分,节制脾土,气不运化,积滞生痰,阻塞中上二焦,回薄肠胃反击之处,谓之老痰。变生诸症,不成测议,非普通药饵所能疗也。此丸主之。”但本丸药峻力猛,必需遇大便秘结、舌苔*厚而腻、脉滑数有力之实热证,才可袭用。体虚者及妊妇不成轻用,免得伤正。
昔人有“怪病皆生于痰也”之论,即指老痰、顽痰而言。老痰、顽痰致病,时时不成名状,或主脑昏迷,阻塞清窍,或停顿胸膈肠胃,热闹痞闷,咽嗌不利,或心下如停冰铁,或梦寐稀奇之状,或腰背手足筋骨痛苦,或胸腹间若有气交纽,噎息烦恼,或发发疯痉痫,或毛发焦槁,月水不通等等。王隐君曾对此有所陈说,特制此丸以传世治之。
我曾用此丸医治精力分割症属于中医狂证者。此病为气郁化火,木郁克脾,中湿生痰,痰火交结,隐瞒心窍而至,故以此丸攻逐痰热,以醒心神。详细治法是汤丸同用,举例以下:
曾治一妇女31岁,脸色狂躁,笑骂无常,手持锄、铲,人不敢近,大便枯燥,舌苔*厚,数夜不眠而脸色不衰,脉滑大有力。治以消痰泻火,清心平肝,佐以开窍息风之法。
处方:生赭石(先煎)30g,半夏12g,胆南星10g,天竺*10g,化橘红12g,茯苓18g,川*连9g,郁金12g,生明矾3g,菖蒲12g,远志12g,全蝎9g,钩藤30g,香附10g,*芩10g,带心连翘15g,生铁落50g(煎汤代水)。同时服礞石滚痰丸6g,1日2次。如大便不泻,丸药可再酌增其量,以大便泻为好。药后大便得泻3~4次,泻后即卧而沉睡。往后汤剂渐转入疏肝解郁、化痰开窍之剂,而丸药仍逐日服1次,屡屡40丸,临卧时服,坚持逐日1~2次稀便(大便太泻时,可减为20丸,随证加减)。如许调养20余天而愈。
我用礞石滚痰丸贯串应证汤药曾治愈多例癫、狂之证。对西医诊断的癫痫病,如见痰热实证者,也可随汤药服此丸,常取抱负疗效。但本丸不宜太久服用,普遍服用1~3周便可停服。过一段光阴如觉得证候需求,可再服用。我颠末量年袭用,觉得本丸疗效牢固,并不特别峻烈。
把本方的大*、*芩减为各g,加橘红60g、半夏60g、甘草30g,用竹沥汁(加生姜汁三四匙)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名竹沥达痰丸,治证同礞石滚痰丸,但药力对比暖和。
领悟:礞石滚痰丸处方扼要峻利,开治老痰的一大法门,疗效牢固,为临床罕用之品。凡久病顽痰、怪病难以名状者,只需不是虚证,皆可袭用,时时收到惬心的疗效,实为医治老痰、恶疾所不成缺之药。
七、茯苓丸(《全生指迷方》《华夏医学大辞典》引)
半夏60g,茯苓(乳汁拌)30g,枳壳(麸炒)15g,风化硝(如短暂未找到,也可用芒硝)7.5g,生姜汁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姜汤送服。
本方主治因停痰阻塞经络,而两臂痛苦,或抖不能举物,两手疲软无力,或不能迁徙,背部凛冽恶寒,脉象沉细之证。正如清朝名医喻嘉言所说:“痰药虽多,此方甚效。”
从病因病机来解析,觉得痰饮伏留于内,阻塞于中脘,脾失健运,脾主手足,性子滞而不下,故上行攻于两臂,使人肩臂酸痛,手指握物无力,或攻胀不适,不成误觉得风邪,实为伏饮停痰而至,胖人更应提防。
此时治宜祛饮除痰,可用导痰汤加木香5g、片姜*10g、生明矾3g、郁金10g,煎服,同时送服本丸。如痰涎重者,也可改服控涎丹(见后方)5~10丸。攻逐停痰伏饮后,则能够使两肩臂轻便,两手有力。
此方以半夏燥湿痰而和中焦为主药;茯苓渗利水湿而助脾运为辅药;枳壳宽胸行气通肠为佐药;风化硝味咸软坚去停痰坚积为使药。更用生姜汁制半夏之*而强化半夏除痰之力。诸药投合使痰行气通,肩臂之痛胀麻痹自除。
由于当今此丸在药店中不易购得,我在临床上碰到此证常改用汤药,把本方的组方用药精力袭用到汤丹方中,也收到精良成绩。
我罕用的处方以下:半夏9~12g,茯苓9~15g,化橘红12g,胆南星6~9g,炒枳壳10g,炒枳实6~9g,香附10g,广木香6g,片姜*10g,桑枝20g,郁金10g,炒白芥子5g,生明矶2~3g,元明粉(分2次冲服)6g。
结构此方,我把二陈汤、导痰汤、茯苓丸、白金丸、星香散、控涎丹几张治痰方的精力,召集于一方当中,因而常收抱负疗效。但如痰证严峻,须用攻泻痰浊者,仍应加服控涎丹。
八、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甘遂(去心60g),大戟(去皮)60g,白芥子60g。共为细末,糊丸如梧桐子大,屡屡服5~7丸,甚或10丸,痰盛体壮者,可恰当增加丸数,临卧前淡姜汤送服。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有的患者服10丸即觉得大便稀泄,但也有的服至20多丸,尚无呈现泄痰之效,故对于用量,应根据详细景况而定,但需先从少量发端,逐渐增至奏效的用量。药效也或许与采用的方剂格量相关,请多方面思考袭用之。还要提防服用本丸时,不成再服用有甘草的药物,因甘草与大戟、甘遂相悖。
本方首要用于医治素有痰涎伏留在胸膈高低之处,使人蓦地胸背、兄弟、腰部、颈项等处的筋骨牵引痛苦,或隐衷不只,也或许游走未必,或手足重着冷痛;或头痛昏迷;或神情困呆多睡;或胸闷少食,痰多流涎;或足肿重痛,不能步履;或某个肢体重着顽麻不遂等等。此乃痰涎而至,不成误为他症。
明朝医家李时珍曾说:“痰涎为物,随气起落,无处不到,入心则迷,成癫痫;入肺则塞窍,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肠痛干呕,寒热往还;入经络则麻痹痛苦;人筋骨则牵引钓痛;入皮肉则瘰疬痈肿。”本方由仲景十枣汤中去芜花、大枣,介入白芥子改成丸剂而成,为“治痰之本”的单方。
痰之本是:水湿受气火煎灼阻塞而结成,故以大戟逐泄脏腑之水湿,甘遂打破经隧之水湿,白芥子遣散皮里膜外之痰气,三药共成攻逐痰涎、水饮之峻剂,对痰涎伏留之实证,可建奇功。但大便平时溏泄及体虚之人,不宜运用本方。
如两足患湿足气,肿痛繁重,顽麻颓软,不成步履,可加槟榔70~80g、木瓜50~60g、松枝60g、卷柏60g。如惊痰为患,神呆易惊,失眠胆怯,可加朱砂(水飞)30g、全竭60~70g。如气郁吃惊,久久不解,渐结痃癖病块,可加炙山甲60g、鳖甲70~80g、元胡6g、莪术60g。热痰之证,可加芒硝60~70g;寒痰之证,可加胡椒30~40g、丁香30g、干姜30g、肉桂20g。用量仍可从少量逐渐增至奏效剂量。
本方与礞石滚痰丸对比,本方偏用于治痰涎水湿为患,礞石滚痰丸则偏用于顽痰、老痰而至发疯疯痫等病征。
十枣汤偏用于水饮,尤为是悬饮较罕用,乃攻泻水饮之剂;本方偏用于痰涎,尤为是痰涎而至之肢体顽麻重痛,腰背、颈项牵引痛苦更为罕用,乃破泄痰涎之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偏用于肺痈胸中痰水胶结,喘咳不得卧,甚则头面浮肿等病征。主治胸肺痰结、气逆、做喘、做咳、做肿之证。本方则首要用于痰涎留滞于脏腑经络之痛苦、牵引、重着、顽麻等证。
此方妙在介入白芥子。白芥子为除痰利气之药,其味辛性温,善行善通,利气豁痰,尤为擅长消灭两胁及皮里膜外之痰。把仲景先师十枣汤攻逐水饮之剂,变化成破泄痰涎之剂。看来陈无择教师不单对仲景方有深入探索,况且对中药的特征有粗浅的了解,尤为是能把《内经》精力和病机病证及仲景辨证论治轨则化为一体,而创出更普遍袭用的新方,实属难能宝贵,特别值得研习。
我在临床上用此方时,多合营应证的汤药。比方医治初期肝强硬腹水时,罕用五子五皮活瘀利水汤送服本丸8~15粒,1日2次。
处方以下(自拟治肝强硬腹水阅历方):炒苏子10g,葶苈子10g,大腹子(槟榔)10g,车前子(布包)15g,水红花子10g,桑白皮12g,冬瓜皮40g,大腹皮15g,茯苓皮30~40g,陈皮10g,桃仁10g,红花10g,木香10,抽葫芦30~40g,泽泻20~30g,莪术6g,猪苓20~30g,白术6g,生姜3片,水煎服。
结语:
“治痰”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征,即便相关“痰”的一些理论,尚不能统统用当代科学办法阐述,但在临床上“治痰”法,是极其罕用的办法,历代医家在“治痰”方面做出了很大孝敬,进展了对于“痰”的理论,制做了不少治痰的单方,处分了不少疑问宿疾,这是很值得咱们接受与发挥的。渴望同志们对“治痰”开展深入地探索,发挥光大,为人类的调理卫闯职业,做出新孝敬。
版权表明
本文摘自《焦树德临床阅历辑要》,华夏医药科技出书社出书。杏林墨香”定阅号独家宣布。
未经受权请勿转载,转载请讲授来历。更多出色,敬请期望。
杏林墨香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