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汇集效验方首,其中包含师传方家传
TUhjnbcbe - 2022/3/15 17:41:00
北京雀斑医院哪个好 http://pf.39.net/bdfyy/bdfzg/210505/8918432.html

汇集效验方首,其中包含师传方、家传方和周氏自拟的经验方。每首方剂均从组成、用法、功效、主治、方解、加减、用方经验、方剂歌诀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利于读者加深对本书医案的理解和便于择方应用。

1.达原解热煎

麸炒柴胡10g,法半夏10g,*芩10g,草果6g,厚朴10g,槟榔10g,白芍15g,知母10g,薄荷10g,蝉蜕10g,紫苏叶6g,甘草6g。

水煎服。

祛湿清热,透达膜原。

发热之湿遏热伏证,症见高热反复,午后为重,汗出热退,次日又发热,时作恶寒身痛,纳食减,大小便正常,舌质红,苔*厚腻,脉浮滑。

此方乃达原饮合小柴胡汤加减而成。方中用草果、厚朴、槟榔、法半夏行气燥湿,透达膜原;柴胡、薄荷、蝉蜕、紫苏叶疏风散热,解表达邪;*芩、知母清解里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全方以祛湿清热,透达膜原,和解表里为主,湿热除、表里和则发热自止。

若身热不扬者,加青蒿;脘腹胀者,加大腹皮、香附;大便溏者,加茯苓、藿香;小便*者,加滑石;夜间低热者,加青蒿、鳖甲。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感冒(见医案2);成人Still病(见医案1)等病之发热因湿遏热伏所致者。

达原解热用朴槟,草果芍柴并*芩,蝉半甘苏知母薄,舌红苔厚湿热清。

2.宁肺杏苏汤

紫苏叶7g,杏仁10g,薄荷10g,蝉蜕10g,法半夏10g,蜜紫菀10g,桔梗10g,甘草5g。

水煎服。

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

咳嗽之风寒郁肺证,症见咳嗽,咯白稀痰,鼻塞流清涕,咽痒,口不苦,纳食可,舌质淡红,苔薄,脉浮滑。

此方乃杏苏散加减而成。方中紫苏叶疏风散寒,宣肺解表;薄荷、蝉蜕祛风解表;杏仁、法半夏、紫菀、桔梗化痰止咳;甘草清利咽喉。诸药配合,共奏疏风散寒,化痰止咳之效。

若胸闷不适者,加前胡、旋覆花;邪郁化热而见咯白色黏痰或痰*者,加鱼腥草、重楼;咽痒不适者,加牛蒡子、马勃;咽痛明显者,加青黛;喉中痰鸣者,加炙麻*、射干;气促不能平卧者,加紫苏子、葶苈子;恶风汗多者,加桂枝、白芍;大便偏干者,加瓜蒌仁;咳嗽日久不愈或大便偏溏者,加*参、土白术。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感冒(见医案2、3);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医案1、5、6、8);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见医案1、2);慢性阻塞性肺病(见医案1);支气管扩张(见医案1)等疾病之因风寒郁肺所致者,有较好疗效。

宁肺杏苏感风寒,涕清鼻塞咳稀痰,紫菀苏叶薄荷用,半夏杏蝉与桔甘。

3.宁肺沙葶汤

南沙参10g,山药15g,炙枇杷叶15g,桑白皮15g,桔梗10g,葶苈子6g,化橘红10g,牛蒡子10g,浙贝母10g,杏仁10g,蝉蜕10g,甘草6g。

水煎服。

养阴润燥,肃肺化痰止咳。

咳嗽之燥邪袭肺证,症见咳嗽痰少,口鼻干燥,咽痒,纳食可,舌质淡红而燥,脉浮细滑。

方中用沙参、山药益气养阴润燥;牛蒡子疏风散热;蝉蜕祛风解表;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肃肺降逆;杏仁、浙贝母、桔梗化痰止咳;化橘红理气化痰;甘草清利咽喉。诸药配合,共奏润燥化痰之效。

若颜面烘热者,加连翘、桑叶;痰少难以咯出者,加瓜蒌子。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秋季的气管-支气管炎之因燥邪袭肺所致者。

宁肺沙葶燥痰加,淮山蝉蜕牛蒡夸,桑皮桔梗浙贝配,化橘杏甘共枇杷。

4.宁肺五子汤

车前子30g(布包),葶苈子10g,白芥子10g,紫苏子10g,莱菔子10g,地龙10g,桑白皮15g,法半夏10g,蝉蜕10g,矮地茶30g,蜜紫菀10g。

水煎服。

利水蠲饮,化痰平喘。

喘证之寒饮郁肺证,症见咳嗽,咯白色泡沫痰,气喘,有痰鸣音,夜间不能平卧,纳食可,大便可,舌质淡红,苔厚,脉浮弦滑。

此方乃三子养亲汤加味而成。方中用车前子、葶苈子利水蠲饮,泻肺平喘;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法半夏、地龙、桑白皮化痰降气,止咳平喘;紫菀、矮地茶止咳平喘;蝉蜕祛风解表。诸药配合,共奏利水蠲饮、化痰平喘之效。

若口苦痰*稠者,加鱼腥草、重楼;活动后气促者,加淫羊藿、补骨脂;下肢浮肿者,加猪苓、防己。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见医案4)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之因寒饮郁肺所致者,对于慢性心衰所致肺瘀血咳嗽也有一定疗效。

宁肺五子寒饮壅,车葶苏芥莱地龙,矮茶菀半蝉桑共,咳喘痰鸣泡沫松。

5.宁肺六君汤

*参10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五味子5g,紫菀10g,百部10g,葶苈子5g,桔梗10g,炙甘草6g。

水煎服。

健脾益肺,化痰止咳。

咳嗽之脾虚痰郁证,症见咳嗽已久,咯痰白色,痰出咳止,胸闷,纳食可,大便溏,舌质淡,苔白厚腻,脉细滑。

此方乃六君子汤加味而成。方中用*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茯苓淡渗利湿;法半夏、紫菀、桔梗、百部化痰止咳;葶苈子泻肺降气;五味子敛肺止咳;陈皮理气和胃。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化痰之效。

若日久不愈,容易感冒者,加*芪、防风;咳痰白黏难出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咯*稠痰者,加鱼腥草、重楼;咽痒者,加马勃、木蝴蝶;大便稀溏者,加藿香。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医案2、4);慢性支气管炎(见医案2);慢性阻塞性肺病(见医案4);支气管扩张(见医案1)等疾病之因脾虚痰郁所致者。

宁肺六君见脾虚,桔葶菀部五味居,成方加入六君子,久嗽痰稀服之舒。

6.宁肺养阴汤

南沙参10g,麦冬10g,玉竹10g,蜜紫菀10g,款冬花10g,百部10g,浙贝母10g,甘草5g。

水煎服。

养阴益肺,化痰止咳。

咳嗽之阴虚痰郁证,症见咳嗽已久,以干咳无痰为主,口干咽燥,纳食可,大便偏干,舌质红,苔少,脉细滑。

方中沙参、麦冬、玉竹滋阴润肺;紫菀、款冬花、百部、浙贝母润肺化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合,共奏养阴化痰之效。

若咳痰少难以咳出者,加青黛、蛤壳;咽痒者,加马勃、木蝴蝶;大便溏者,加山药、扁豆。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而见阴虚咳嗽者。

宁肺养阴久咳从,无痰干咳苔少宗,麦甘玉竹紫菀部,浙贝沙参共款冬。

7.射麻杏苏汤

炙麻*6g,射干6g,炙款冬花10g,紫苏叶7g,杏仁10g,薄荷10g,蝉蜕10g,法半夏10g,蜜紫菀10g,桔梗10g,甘草5g。

水煎服。

疏风散寒,宣肺化痰,止咳平喘。

喘证、哮证之风寒闭肺证,症见喘促痰鸣,伴咳嗽,咳白色稀痰,量多,胸闷,咽痒,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浮弦滑。

此方乃射干麻*汤合杏苏散加减而成。方中麻*、射干宣肺平喘,豁痰利咽;紫苏叶、薄荷、蝉蜕辛以解表;法半夏、杏仁、款冬花、紫菀、桔梗化痰止咳;甘草清利咽喉。诸药配合,共奏宣肺散寒,化痰平喘之效。

若气促不能平卧者,加地龙、葶苈子;胸闷不适者,加前胡、旋覆花;咯白色泡沫痰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化热而咯*稠痰者,加鱼腥草、重楼;咽痒不适者,加马勃;大便偏干者,加瓜蒌仁。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医案3)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之因风寒闭肺所致者。

射麻杏苏款冬花,菀蝉半薄桔甘加,风寒喘促痰鸣响,胸闷痰稀效可夸。

8.加减定喘汤

炙麻*6g,白果10g,炙款冬花10g,蜜紫菀10g,法半夏10g,桑白皮15g,紫苏叶6g,杏仁10g,*芩10g,薄荷10g,蝉蜕10g,地龙10g。

水煎服。

宣肺化痰,清热平喘。

喘证、哮证之痰热壅肺证,症见喘息,有痰鸣音,咳吐*稠痰,口苦,纳食可,大小便可,舌质红,苔*厚,脉浮滑数。

方中麻*、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平喘;紫苏叶、薄荷、蝉蜕疏风解表,开宣肺气;*芩、桑白皮、葶苈子、地龙清肺除热,泻肺平喘;法半夏、款冬花、紫菀化痰止咳;白果敛肺气以定喘,且可监制麻*过于辛散之弊。诸药合用,宣、清、降、敛俱备,尤宜于外感风寒、内有痰热的喘哮证。

若咳痰白黏难出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咯*稠痰者,加鱼腥草、重楼;不能平卧者,加葶苈子、紫苏子。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见医案3);慢性阻塞性肺病(见医案2、3);支气管扩张(见医案3)等疾病之因痰热壅肺所致者。

加减定喘痰热殃,喘促痰鸣稠且*,款菀杏麻苏白果,龙蝉薄半与芩桑。

9.射麻六君汤

炙麻*6g,射干6g,炙款冬10g,*参10g,土白术10g,茯苓15g,法半夏10g,陈皮10g,紫菀10g,百部10g,葶苈子5g,桔梗10g,炙甘草6g。

水煎服。

健脾化痰,疏风散寒,止咳平喘。

喘证、哮证之脾虚风寒闭肺证,症见喘哮已久,喉中痰鸣,有时夜间不能平卧,咳痰白色,量少,咽痒,纳食可,大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脉浮细滑。

此方乃射干麻*汤合六君子汤加减而成。方中*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麻*、射干宣肺平喘,豁痰利咽;茯苓淡渗利湿;法半夏、款冬花、紫菀、桔梗、百部化痰止咳;葶苈子泻肺平喘;陈皮理气和胃。诸药配合,共奏健脾化痰、宣肺平喘之效。

若咳痰白黏难出者,加白芥子、莱菔子;咯白色泡沫痰者,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咯*稠痰者,加鱼腥草、重楼;日久不愈,容易感冒者,加*芪、防风。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急性气管-支气管炎(见医案3、9)及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之因脾虚风寒闭肺所致者。

射麻六君用射干,麻葶部桔菀款餐,六君加入全方配,久喘喉鸣痰少安。

10.宁肺益肾汤

熟地*15g,山茱萸10g,山药15g,牡丹皮10g,茯苓15g,麸炒泽泻6g,五味子6g,丹参15g,蜜紫菀10g,桑白皮15g,地龙10g。

水煎服。

滋补肺肾,肃肺平喘。

喘证、哮证之肺肾阴虚证,症见夜间发作性喘促咳嗽,不能平卧,白天如常人,时作胸闷,纳食可,大小便正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方中用七味都气丸滋补肺肾,敛肺平喘;加紫菀化痰止咳;桑白皮、地龙降逆平喘;丹参活血通脉。全方肾、肺同治,以养阴、敛肺、化痰、平喘为主。

若平时活动后气促者,加淫羊藿、补骨脂;夜间不能平卧者,加紫苏子、葶苈子;咳痰白稀者,加矮地茶;口苦、咳痰*稠者,加鱼腥草、重楼;大便偏干者,加瓜蒌仁。

此方乃周氏自拟。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见医案5);支气管哮喘(见医案1、2)等疾病之因肺肾阴虚所致者。

宁肺益肾虚喘哮,夜间发作白天笑,丹参紫菀与桑龙,加入成方都气妙。

小编非杏林中人,所有药方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愿世间无病!如果您喜爱中医,请点右下角“在看”,让更多需要的人看到!

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汇集效验方首,其中包含师传方家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