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颁发施行《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标志着杭州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新时代,火车东站作为杭州城市发展水平、文明程度和温暖“热”度的重要窗口,垃圾分类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钱投·物业管理的“桶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响应号召,主动担当,发挥*团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加入全市垃圾分类管理的队伍中。
他叫王根土,浙江衢州人,今年63岁,身体硬朗,是一位有着20年*龄的老前辈,曾经担任过村里的老支书,守护浙北大山密林10余载,年来到大东站,退休不退志,怀揣着*员初心,继续为东站奉献余热。
他叫方思达,杭州千岛湖人,今年28岁,阳光帅气,是钱投·物业管理的一名团支部干部,大学刚毕业就扎根于大东站,一干就是4年,用青春的汗水挥写人生的初始篇章。
这样辈分有别、年代不同、性格悬殊的两个人,却因为同一件事儿走到了一起,他们有着同样的身份——东站枢纽东西广场垃圾分类的“桶长”。何为“桶长”?一桶之长,这个桶指的是垃圾桶,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垃圾桶里门道可真不少。从划定好区域到落实责任定岗,钱投·物业管理的这两位“桶长”每天坚守在平凡的一线岗位上,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现场督导、咨询服务、上门纠错指导等一系列垃圾分类工作,虽然程序细琐繁杂,也时遇质疑与不理解,但他们始终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素养践行自己的工作,他们定下“三不”原则,即不允许有倦怠松懈;不允许降低工作标准;不允许偷懒早退。他们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取得了大家对垃圾分类环保理念的认同以及对开展垃圾分类行动的支持。
“店铺小、分类的垃圾桶放不下”“生意难做分不好”“员工换得勤,不懂垃圾分类”等等,这样的理由每天都能听好几遍,当面对一些不理解的商户提出的质疑,方思达总是耐心地去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放不下的那就帮你换小桶、分不好的那就手把手教、不懂分类的那就连续上门开展培训……就这样,小方同志年纪尚轻但在毅力加持下,怀揣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感,在2个月的时间里,跑遍了东西广场余家商租户,累计开展培训余次,发放宣传品余份,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钱投物业人的职业操守和精神风貌。现在,东站东西广场的所有商家,家家有分类,人人懂分类。
尽管在“桶长”们的努力下,现在东站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良好的分类环保氛围,但是鉴于人流量密集造成的巨大垃圾产生量以及公共区域旅客的分类能力弱这些现实问题,王根土“桶长”一马当先,充分发挥了老*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的精神,每天往返于东西广场公共区域和大巴车的集资点,成了一名垃圾“搬运工”。王老每天要分4次将80个不锈钢垃圾桶的垃圾进行分拣分类,监督好多户商家做好门前垃圾分类,然后分别拉到东西广场大巴车区的集资点,由于垃圾产量大、服务区域广、涉及商户多,他每天几乎要花4个多小时开展清运、分类、集资等工作,即使餐厨垃圾的油水沾在身上,发出阵阵异味,他也从未有过嫌弃,说过一句抱怨,在他的脸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那份淳朴的笑容和那咸津津的汗水。
诚然,他们是东站垃圾分类的“守护者”,是每个垃圾桶的“桶长”。每个白天黑夜,他们用自己熟悉擅长的方式和途径让更多商户了解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赢得了相关执法部门的认可以及更多市民游客的支持,维护了杭州东站作为城市文明窗口的美好形象。或许,“守护者”这个词对他们来说有点“大”了,他们其实就是一线岗位上的普通工作者,他们没有感人至深的事迹,平凡的不会掀起丝毫波澜,但是在他们的心中,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唯一。不为别的,只因他们,一位是优秀的老*员,一位是年轻的共青团员。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人生没有彩排,每天都在现场直播。钱投·物业管理的“桶长”们不忘初心担使命,以时代的号召砥砺前行,在工作中发扬工匠精神,把垃圾分类这件小事做细、做好、做精,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实实在在的成效、实实在在的口碑装点不凡人生、奉献社会,让杭城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来源丨钱投·资产经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