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寻常更为美丽的贝壳或石头感到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牛顿。
在脑病科刘志华主任倡导、姬令山副主任医师积极筹备下,医院脑病科搭建了学术交流平台——“中医脑病-我想说”沙龙。在第一期“不寐”专题的学术活动中,大家充分探讨问题、交流临床心得,科内各位高年资专家无私分享,将自己多年来的临证经验和学习感悟倾囊相授。脑病科青中年医师和研究生均表示经过这次学术活动,临证思维和应用能力得到了快速的提升。
总结上次经验后,主办方进一步优化了沙龙流程,于7月11日晩如期举办第二期“中医脑病-我想说”活动。
本期的切入主题是“郁证——我是怎样看情志病?”,围绕这个话题,大家不拘泥于形式和内容,通过“自由谈”的形式坐而论道。
脑病科三区王峰主任通过名为《何以解忧?——郁证小议》的讲题,再次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分享了自己对郁证/情志病的思路见解和诊疗经验,“一类舌苔、两种脉象、三大证型、四首方剂、五组表现、六朵金花、七项原则、八个药对”,由点及面、干货满满的讲解引得大家掌声连连。
期间,王峰主任还着重强调了作为中医医者,不仅要专注治疗,更要在面对郁证患者时,体现出中医文化传承中必须的人文关怀。
接着,脑病科一区程率芳主任从“四诊合参、平衡论治”的角度出发,讲解了郁证中寒热错杂症的辨治,他还一针见血地点出了青年中医师遣方用药常易陷入的临床误区。
王伟民主任医师从症状、鉴别、评估、外治法等多方面详述了情志病的诊治技巧,又引导大家思考了“因病致郁“、”因郁致病”的关系。
刘志华主任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将相关经典方药和临证常用方剂编写成朗朗上口的歌诀,巧妙点出了中医学习道路上“触类旁通、思考总结、活学活用”的重要性。他引用了陈景润、牛顿的事迹名言,鼓舞大家保持一颗不骄不躁、不卑不亢的进取之心。
在各位主讲人的启发和带动下,大家各抒己见。王改凤副主任医师点出了方证对应的重要性,刘志勇副主任医师总结了问诊检查和诊断辨证的关系,赵凰宏博士阐述了情志病和认知病的机制探讨,郑伟锋副主任医师以“药-方-症-理”梳理了许多临证经验……
临床规培药师杨秀秀携带多味相关的道地中药材供大家学药识药,她详细讲解了陈皮、橘红、化橘红等中药的来源、沿革、区别、应用,为本次学术活动带来了意外之喜。
在最后,姬令山副主任医师对郁证辨治的方剂、药量、病机、理论研究做以总结。作为筹备者和主持者,他还通过两次举办的经验和调研结果,代表脑病科中青年医师表达了大家渴望学习名家经验、亟待专家点拨思路的心声。
“中医脑病-我想说”学术活动的宗旨,是让大家以开放的姿态探讨中医临床问题,以包容的心态交流不同学术观点,最后促进脑病科医师临床思路和临证水平的提高。
后续,主办方还会紧紧围绕脑病科常见疾病:眩晕、头痛、颤证、中风、痫病等开展进一步学术交流。相信通过该系列活动的坚持举办,医院脑病科青中年医师都能在此过程中坚持追求学术进步,不断学习成长。(秦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