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文化源远流长
拥有众多特色鲜明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
神奇精巧的雕刻技艺
雕刻是一门传统艺术,需要极为精细的眼力和灵巧的手工。无论是普通的贝壳还是深藏的玉石,在工匠的刻刀下,都能幻化成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即使是一枚果核,也能在承受千刻万镂之后,呈现不可思议的美。
让我们走进这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感受匠人的别样匠艺和慧心
细细品鉴其中的文化韵味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
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制成印章或精美的工艺品,其雕刻的山水楼阁,图案精美,工艺精湛;飞禽走兽,细致入微、形象逼真;故事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多年来,缅茄雕刻工艺品受广大群众喜爱,或挂于身上辟邪、装饰,或欣赏、收藏,或赠予亲友、贵宾。缅茄雕刻艺术内容来源民间,取材于生活;其微雕刀法出自对美好的创造,来源于对艺术的追求。经过历代传承、改革和发展,缅茄微型雕刻工艺已形成独有的风格,在岭南民间手工艺中独树一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缅茄雕刻发展得较快,其工艺精品数十次参加省级、国家级以及国际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和展览并获奖,赠送国家元首和外国友人达十多次。近年,缅茄雕刻作品“五羊”“寿星”“双龙戏珠”等13件工艺品被广东省博物馆收藏。
年,缅茄雕刻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梁毓宜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缅茄雕刻)代表性传承人。
梁毓宜师从老一辈缅茄雕刻艺人陈世文、张文梓,特别专注学习张文梓的湿雕方法,在不断的钻研中,梁毓宜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雕刻艺术。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核雕代表性传承人梁毓宜
梁毓宜擅长雕刻人物和动物,开怀大笑的罗汉、长刀跨马的关公、合掌的观音以及美丽的人体是他的经典题材。他还擅长用镂空法雕刻“双龙戏珠”,用“米点法”雕刻龙麟片等。正因为刀法细腻、工艺精湛,梁毓宜创作的每一件茄雕艺术品都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极具收藏价值。其作品远销国内外。
化州橘红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其雕刻工艺品更是非常珍贵。据了解,化州橘红的工艺加工起源于清代。清嘉庆十一年(年),赖、李两家橘红园均开始对化州橘红进行工艺加工。据李家园工艺老人黎锦嫦记述:清末,化州橘红工艺品参加法国巴黎工艺品展览获银奖。其加工的方法仅为少数人掌握,发展十分缓慢。至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化州橘红的工艺加工,才得到较大的发展。
化橘红工艺品
生产的品种有:瓶、罐、盆、烟斗等多种,图案精美,手工细致。除此之外,曾经在文楼、平定等镇的一些个体户或厂场,也生产过一些橘红工艺品。这些工艺品曾是游客伴手礼和馈赠亲友的纪念品。
赖均信是广东省化州市橘红中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16岁开始制作化橘红瓶,他的祖辈、父辈都擅长制作化橘红瓶。化橘红瓶的制作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手艺的过程。每年八到十月采摘果实之后用开水杀青,然后掏去果肉,再用草木灰一层层填充,用麻绳扎出瓶颈的造型,并且晾干。待到第二年,用水浸润之后,在瓶身上画上图案,用铁片一遍一遍地压制出造型。制作化橘红瓶需要耗费很多精力。赖均信制作一个化橘红瓶要6天时间,以前一个人一年做三四百个,随着年事渐高,他已把化橘红手工艺全部传承给了女儿。
陈中明是化州市化橘红制作工艺传人,其祖父、父亲也都是化橘红制作工艺人,他20多岁开始制作化橘红工艺。正是在这些工艺传人们的努力下,化橘红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信宜玉雕工艺起源于信宜金垌镇,距今至少已有多年的历史。据《信宜县志》记载:“清咸丰六年(年)六月,暴雨,德亮围(今金垌)山崩,出玉石,色青绿,少润泽,土人以之制器。”
玉雕最初使用的工具材料是河沙和石器,后来用金钢沙和铁器,由原始的手工业逐步演变为半机械化生产,并发展到应用电子超声波设备。生产工序运用钻、吸、挖、车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工艺,使信宜玉雕业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玉雕技艺十分严密,主要有选料、精雕和抛光等程序。选料,做到“量料取材”,构思设计新颖巧妙;精雕,做到造型合理生动,章法结构严谨,雕琢技艺精细讲究,制作工艺恰到好处;抛光,做到充分体现层次感与质地美。
经过历代艺人的刻苦钻研,信宜玉雕产品类型更加丰富,主要有玉雕摆件,各种挂牌、挂件、佩饰,各种仿古玉件及实用器皿,产品更是远销到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以及港澳地区。特别是一九九七香港回归,用南玉精工制作的“一帆风顺”龙船,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赠送给香港作为永久纪念礼品。
年,该项目被列入广东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陆克列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信宜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陆克列充分利用南玉本身特有的色泽、质地、纹理、形态巧妙构思,不断地尝试和改变原有的工艺技法,慢慢地摸索出了一套展现南玉雕刻的绝佳技法——薄胎薄意形浮雕刻法。既能显示南玉玲珑剔透,内含美丽花纹及图案的碧绿形象,又使雕胎中的雕刻形态层出不穷,使其内容新颖、丰富多样,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工艺的欣赏性,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为信宜玉雕注入了新的生机。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克列
贝雕技艺具有悠久的历史。人们对贝壳的运用可以追溯到五万年前,山顶洞人将贝壳打孔作为饰品。之后的发展中,人们开始对贝壳进行简单的雕琢,“螺钿”“贝贴”的工艺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贝雕发展到近代,艺人在传承中不断革新,吸收玉雕、木雕和国画等众家之长,创新了贝雕艺术的发展。
贝雕是广东传统的民间工艺品,电白朝海,盛产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贝、螺、蚌、蛤等海产品,这些也正是制作贝雕的优质原料。电白贝雕艺人通常以山水、花鸟、人物为题材,绘制成图,而后精选天然贝壳,利用贝壳天然色泽、纹理、形状等依势取形,并在砂轮上反复打磨,得到所用的形状,再经过抛光、堆砌、镶嵌等工序精心制作,最终得以形成。一雕一琢精诚之至,一器一物匠心独运。如石头蚌主要用来做鹅头、鹤头、鹤翼、鹤身等;白口螺形似花瓣,打磨后像白牡丹;青口螺可以用来做松叶……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是电白贝雕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些工艺品曾远销全国各地以及出口东南亚、欧美各国。但在90年代中后期,贝雕进入近二十年的沉寂岁月。
为了让电白贝雕艺术传承与发展,电白区霞洞永乐村贝雕工艺厂负责人莫善玉,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于年重新投入资金,恢复贝雕生产,扩建厂房,同时还开起网店,多渠道推广电白贝雕文化,再现美丽贝壳雕刻作画的辉煌,打造山海茂名好心之城独特的文化魅力。
新闻睇多D
原标题:《看指尖上的茂名,妙“手”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