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戚耀琪
去年底举办的“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中,化州化橘红以63.27的影响力指数,位居区域农业产业品牌中药材产业榜第九。
新年伊始,化橘红有待进一步开疆拓土,从农业产业起步到市场价值深耕,为中国再贡献一个鲜明的文化名片。
为了更好地打响品牌,化橘红首先就是要解决社会文化认同问题。这个认同可以包括三个层面:第一个是大众消费的层次,第二个是功效养生的层次,第三个是衍生文化的层次。
第一个是大众消费的层次,也就是面向大多数人的,都可以消费食用的食品饮料层面。这个市场规模很大,限制性很少,人群针对性不强。
它的品牌创立就如同品类的创立,需要龙头企业深入思考、调研和实践,可以作为的一个参照就是“王老吉”和“天地一号”这两个产品的打造。
两个产品,源于食药同源的理解,却已经淡化了具体的功效诉求而成为佐餐饮料、餐饮常备。其产品从营销到广告语几乎以所有人为对象,开辟出一片无边的蓝海。其实早期,类似陈皮产品就已经有类似榜样。
那么作为化橘红相关企业,是不是也要从大众都懂、大众都能吃的角度去考虑这个地理产品型变和升华呢?
第二个是功效和养生层面。这个层面就是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把化橘红当做药材、饮片来购买的。那么它和其他一切化痰止咳理气宽中的药材,在诉求上有什么差异性?它的高档之处在哪里?
这个差异能不能用两三个字就能体现,并成为强记忆?至于具体的药企,是不是应该重点打造高端和通用类两个档次的品类,前者树立品牌和美誉度,后者主打销量,这一点来说,诸如西洋参、阿胶等产品就是很好的参考。
第三个衍生文化层面,涵盖了无间断的全周期推广。老中药更需要新生代传承。比如通过青春类都市类的电视剧、电影(包括国外大片)的植入,通过走入大学校园,走入互联网园区,把这个品类和有消费能力、喜欢新事物的群体结合起来。
通过国学文创产品、新生代明星示范、年轻网红带货等方式,确立一种超越了农产品、中药材的层面,摆脱老旧的形象,指向现代都市人的精神诉求与依托。
进而逐渐形成一种饮用食用橘红的新一代的社会认同。这一点,需要当地政府好好思考,寻求外援,切不可以拍宣传片的思维闭门造车。
这三个层面是息息相关,也是大有可为的,需要形成三角支撑,不同类型的企业在各种擅长的领域合作发力。作为一个有鲜明地域特征,同时又有广大外延想象空间的产品,不能还是处于当前的街边灯箱的传播档次,需要政、企、学界都有更多的规划和涅槃了。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孙晶
审签
谢哲
实习生
刘妍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