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能“行气健脾,燥湿化痰”,它有5个“兄弟”,各有本领。
在我们传统的中草药宝库里,“陈皮”算得上一种物美价廉之品。它出身卑贱,但功用非凡,是历代医家都喜欢使用之物,更是很受普罗大众喜欢的养生佳品。
时至今日,“陈皮”在养生运用上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那么,关于陈皮,您了解多少呢?
首先介绍一些陈皮的基本信息。
陈皮,其实就是芸香科植物“橘树”成熟果实的果皮,也就是我们普通人口中的“橘子皮”。其名字中的“陈”,意思就是陈久。也就是说,新采集的橘子皮还不能叫做陈皮,需要带它“老化”一段时间,才能成为真正的陈皮,成为“六陈药”之一。
所谓“六陈药”,也就是指“枳壳、陈皮、法夏、茱萸、狼毒、麻黄”六种,陈皮就身在其间。
那么,陈皮有哪些养生功用呢?
据《本草纲目》记载,陈皮辛味辛苦微温,能入脾、肺二经。有行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等多种功用。在历代医家的验方里,陈皮常被用于如下三种情况:
脾胃气滞:这是陈皮最为“拿手”的本职工作。因为脾胃气滞引起的脘腹胀满、疼痛,饮食减少,食欲不振等等,就会用到陈皮;脾胃虚弱,最常见的就是痰湿内生。当痰湿阻滞出现胸膈满闷、气逆喘咳,咯吐稀痰时,陈皮化痰湿的功用就派上用场了;当痰湿阻滞中焦气机,引起胃气上逆而出现一些恶心呕吐、呃逆嗳气等现象时,或者因为秽浊犯胃的食欲不振,也会用到陈皮。
陈皮,不仅仅是“六陈药”之一,它也有“道地药材”之分。也就是说,某个地方的陈皮,会有更优秀的表现。最出名的,当然属广东江门的“新会陈皮”。
如何鉴别新会陈皮的优劣?一般来说,新会陈皮需要“陈”三年以上者方好。时间越久,陈皮外表也就越硬,重量却越轻,气味更加淳厚,古代医家入药时称之为“广陈皮”。其理气健脾、化湿和胃的功用更加突出。
新会陈皮的用法,其实也很简单。在新会当地,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存有一定数量的陈皮,平时用来泡茶、煲汤等等。甚至有些上火、感冒等小问题,也会吃点陈皮。(当然,这只是一个现象,只是说明新会陈皮在当地确实名不虚传)。
我们也知道,中草药很多都是“一物数用”的,陈皮也不例外。它的“家族”就有很多品种,粗略算起来,陈皮至少有5个“兄弟”:
1、橘叶:橘叶性味辛苦而平,入肝经。主要能疏肝理气、消肿散结。对于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满,以及淤血结节之类,都有不错的调理功用。和陈皮这个“老大哥”比起来,橘叶没有了健脾化痰、降逆止呕之功。
2、橘核:橘核性味也是辛苦而平,入肝经,善于行气散结、祛瘀止痛。历代医家常将其运用在下焦疝肿,以及调经方面。也没有陈皮健脾化痰和降逆止呕的特点;
3、橘红:橘红和陈皮比起来,燥湿化痰之功要强,但理气健脾则要逊色。因此,“化橘红”常被医家用于痰白量多、黏稠难咯者。
4、橘络:橘络就是我们吃桔子时,贴在桔肉上的那些网络状的物质。其性味苦平,归肝肺二经,最善于行气化痰,通经活络。对痰滞经络之咳嗽还是不错的;
5、青皮:青皮也是陈皮家族中有名的一员。其性味苦辛而温,归肝、胆、胃三经。最善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和陈皮这个“兄弟”比起来,破气行气之力更胜,而健脾醒脾、化痰祛湿之能就弱了很多。
总之,陈皮是人们养生常用之物,它行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用,获得了很多人的交口称赞。对它的5位“兄弟”,也应该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