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擦去脸上的煤灰”开新局,创新转型走在前。今年一季度,枣庄GDP增长历史性跃居全省第一,这让外界对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重估价值”。
资源型城市转型这是世界性难题,枣庄发展换道有没有什么诀窍?产业再发展又是怎样挺过转型“阵痛”?在标兵渐远的当下,枣庄又怎样差异化发展实现突围?从即日起,凤凰网山东推出“‘煤城’蝶变”四篇系列报道,聚焦枣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产业再出发和创新走在前路径,为山东走在前、开新局贡献绿色发展智慧,献礼*的二十大。
本期推出“煤城”蝶变系列第一篇:枣庄“工业强市”的发展逻辑。
在枣庄高新区“双招双引”的不少场合,活跃着一批离退休干部,他们临时充当起了“招商员”,这群“银发大*”见证了枣庄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辉煌,也经历过昨日枣庄的转型阵痛,如今他们重拾信心,轻装上阵,为枣庄经济社会发展新征程贡献余热。
不只是他们,如今的枣庄干事热情高涨,无论是城区中心街道还是项目施工现场,安静悬挂的横幅和忙碌的“熙熙攘攘”互不影响又相互照应。
这一切的背后是枣庄“抓重点、重点抓”风气之变带来的影响。
年1月,陈平上任枣庄市委书记,在其后的一个半月里,陈平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鲁南高科技化工园区、鲁南大健康产业园、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枣庄全市年春季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会议等园区或重要会议上,前期的走访为把握枣庄的经济发展重点做了聚焦,也为3月2日枣庄召开“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动员大会(下简称:动员大会)做了重要铺垫。
工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支撑,产业是发展的增量。在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中,“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意义非同寻常,这次动员大会吹响了枣庄工业强市的冲锋号,并配合《关于支持“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策措施》《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双20条”,牵动枣庄以腾飞之势,为重塑辉煌开新局。
全市“一盘棋”,凝心聚力强工业
“无工不富”,工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环顾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这是时代赋予枣庄的重大机遇。
年是枣庄建市61周年,作为山东第4个省辖市,枣庄有着多年的工业历史,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制造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经济曾一度走在全省前列。
然而,由于资源路径依赖,枣庄工业发展的脚步变慢了,很多指标在全省倒数,成为枣庄人挥之不去的痛。陈平坦陈枣庄工业家底:工业总量不大、质量不优、发展不快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缺乏,工业百强企业至今没有突破。
然而万枣庄人民心底里都有“工业强市”情结,希望枣庄能重塑昔日老工业基地辉煌。
新一届市委、市*府顺应市民的希冀,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
枣庄发展的现实出路在工业,把握这条主线,动员大会印发了《关于开展“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的实施意见》,提出今后三年,枣庄市将聚焦“先把经济搞上去、集中精力强工业”,加快培育壮大“6+3”现代产业体系,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坚持五动并举,实施八大攻坚突破,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塑造枣庄产业发展新优势。
发展路径清晰,只是一个现实问题摆在了面前:在经历现实的发展依赖和标兵渐远对自信心的“打击”后,枣庄需要破解一个发展最重要的前导问题——思想。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作风的大转变,更没有发展的高质量。
如何让枣庄上下干部拿出“归零”的心态、“赶考”的状态、“奔跑”的姿态,全身心投入到枣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征程中呢?
在年召开的年度枣庄市综合考核表彰暨“学*史转作风抓落实”大会上,陈平发出了这样的号召——干部首先要树立领先思维。
所谓“领先”就是敢于领跑、事必争先,干就干成一流,做就做到极致。枣庄经济落后是现实,比经济落后更可怕的是思想的落后,思想上不敢领先,行动上永远落后。
与领先思维相辅相成的是树立有解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陈平建议广大*员干部不为困难找借口、多为成功想办法,敢于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打破常规、破旧立新,用改革的办法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是全市大局,也是系统工程,一切工作向大局靠拢,一切资源向大局倾斜,一切力量向大局汇聚,营造全民参与、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这次会议的召开为枣庄干部思想转变、凝聚做了关键指引。
前文提及的“银发”招商员是当前枣庄**干部干事热情的一种体现,这种主动作为正是思想解放带来的推动力,他们口中常说的“看看干部怎么样,要听其言观其行,他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是只是当个过客”,正表明他们的态度。
陈平是这样号召枣庄**干部的,也是这样具体做的——市级领导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基层一线,了解真实的情况、解决棘手的问题,以上率下推动工作落实。
“枣庄发展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每个单位都很重要,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每名干部都有出彩的机会,只要努力就能登上‘C位’”,在这样的引导示范下,“快就是大局干就是担当”枣庄**干部有了问题第一时间协调,第一时间解决,凝心聚力从工业求突破,放开手脚,寻求发展。
“再也不是那个‘起了大早,赶了晚集’的代表”,一位长期接近枣庄**干部的人士就点出,枣庄已由以前的慢吞吞变得更加务实、奋发。
抓实“链长制”,塑产业版的“拎包入住”
破除思想壁垒迎来的是枣庄**干部全力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
年12月14日,投资亿元的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年产30GWh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及配套生产基地项目签约,枣庄离“北方锂电之都”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如今,枣庄越发和锂电产业相连,这是枣庄新能源赛道,也是地上能源代替地下能源的解决方案,更是枣庄实现“无中生有”壮大的产业。
产业只有集群集聚发展,才能形成规模优势,提升竞争力和影响力。然而任何新兴产业的集群,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就锂电产业而言,枣庄通过抓实“链长制”,集聚内外部资源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深谙“链长”的职责,枣庄各地既努力在布局产业链发展“第一公里”的双招双引工作中发力,又在持续打通“最后一公里”,在项目建设和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努力完善,促进产业链有效运行。
6月24日,台儿庄举办《关于强化产业扶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新闻发布会。
今年台儿庄区委、区*府提出建设中国北方锂都重头板块的目标定位,为了突出锂电企业首位度,加大扶持力度,制定了《台儿庄区锂电产业发展扶持办法》,该办法聚焦项目落地、企业做大做强、企业创新发展等三个方面,对锂电企业项目提供全过程扶持。
或许我们能从促项目落地的奖励看出台儿庄的诚意——对于研发、生产和检测设备投资总额1亿元以上新落地项目(含扩建),台儿庄提出按照设备投资的10%给予奖励,最高奖励万元。
在锂电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枣庄锂电产业基地,枣庄高新区通过吸引吉利、欣旺达等头部企业组团发展,区域内精工电子、星驾科技、天润电解液等规模量产,天瀚新能源、遥米新能源、小蚁新能源等关联项目集约发展,锂电产业前中后端协同发力、上中下游全线贯通,并且借助国家锂电检测中心进入国际标准化实验室序列、锂电产业集群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等机遇,持续优化锂电产业“生态圈”。
得益于不断延长的产业链条和上下游企业,枣庄的锂电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正负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电芯、PACK组装、终端应用、拆解回收等比较完整的全产业链条,并成功入选年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
如今,枣庄**干部向广大客商推介枣庄锂电等产业时,就这样发出邀请:如果客商有意愿,在锂电等产业可以“拎包入驻”,不只是全流程的服务配套,厂房、园区的硬件配套,还有锂电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配套。
并且“十四五”期间,枣庄准备引进3-5家头部企业,每年引进锂电相关企业在10家左右,为解决共性需求,枣庄还将为这些企业搭建共享平台,设立10亿元锂电产业基金。
随着“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双向发力,后续更多锂电项目落地、产能进一步释放,枣庄提出的争取年锂电产值达到亿元并非遥不可及。
锂电产业是枣庄抓重点抓推进“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的一个代表,这背后是枣庄推进落实创新,掀起大抓招商、大抓项目、大抓创新的热潮,也是枣庄风气之变带来的“蝴蝶效应”。
“持续补链强链延链,营造既有大树、又有森林,既有灌木、又有小草的‘热带雨林’”正在枣庄逐步变为现实。
我们也能从枣庄其他的产业发展上看出这种行动延续——石榴是枣庄市最有特色、最具优势、最富影响力的农产品,聚焦石榴产业发展,枣庄谋划提出了“大规划、大产业、大市场、大品牌、大旅游、大统筹”的石榴产业发展战略,努力培育百亿石榴产业集群,积极融入现代产业大格局。
焕新“有方法”,产业突破的枣庄探索
作为一座工业历史超年的城市,枣庄涌现了一批有代表性的工矿企业,这些有历史积淀的企业见证着枣庄的昔日荣光,也几度兴衰,兖矿鲁南化工正是其一。
枣庄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并不是丢掉传统产业,相反“6+3”现代产业体系中就有高端装备、高端化工等依赖工业制造业基础的产业,借助鲁南化工的转型升级,我们能窥得枣庄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实现新兴产业求突破的方式。
鲁南化工是中国煤化工的“摇篮”和“旗帜”,一个标志事件即5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气化炉装置等先后建成投用,中国煤化工技术至此不再受制于人。
随着市场需求转向,技术升级,原本的“一招鲜”变得难以“吃遍天”,加之自身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因素影响,这家传统老牌化工企业也面临生存压力。
年7月,鲁南化工总投资5.3亿元的净化节能升级改造项目成功并入系统运行,这项改造鲁南化工称其为“换心手术”——用一套新的净化系统替换原有5套老旧装置,年节支降耗在2.2亿元。
换“心”后的鲁南化工精气神大振,一系列新旧动能技改项目相继拉开建设大幕。随着鲁南化工年产4万吨高端改性聚甲醛及动力系统节能升级改造项目启动,标志着鲁南高端化工示范园区建设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在此基础上,依托建有水煤浆气化及煤化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鲁南煤基新材料研发创新中心等优势,鲁南化工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加快企业转型升级,通过净化技术、气化技术、羟基化技术、新型材料四大攻关,打造了“合成氨→己内酰胺→尼龙6→尼龙系复合材料”一体化尼龙等产业链,实现煤到一匹布的转变。
去年鲁南化工一跃成为枣庄市首个营业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并且荣获第八届山东省省长质量奖,4个产品入选“好品山东”高端化工品牌,此外,在鲁南化工的龙头带动下,落地了联泓新材料、新能凤凰、国泰化工等关联企业,打造了省级化工园区。
“只有落后企业,没有落后产业,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降本增效,同样能展现出强大生命力”,陈平的话点出了“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与传统工业制造业的结合点。
不止鲁南化工,目前,枣庄初步凝练出正凯新材料“技术+基金+盈利分成”模式、欣旺达“平台+融资+市场化开拓”模式、华宝牧业“数字化改造+服务化延伸”模式、智赢门窗“混改+标准”模式、尚品本色“智能升级+投贷联动”模式等六大智能化技改“枣庄模式”。
随着这些企业对创新的重视、转型的现实所迫和基于未来智能制造发展所需,枣庄尝试促进“*产学研金服用”等要素高效联动,加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步伐。
随着枣庄市技工教育集团成立,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院校打造科技产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和创业示范园,设立总规模20亿元的工业技改基金,实施十大创新平台提能行动,高效运行鲁南科创联盟,枣庄要素涌动到要素联动已初见成效。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发平台落地山亭区,是“*产学研金服用”协同创新项目,其引领科技前沿、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填补国内硅基辐射探测领域的芯片空白;交大智邦的“黑灯工厂”让工业互联网在枣庄生根发芽,产品实现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数字孪生”概念大行其道;枣庄联合浙江工业研究院打造的互联网小镇,为人才、项目引进赋能,已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这些要素保障创新,伴随枣庄持续推进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加快企业上云、用数、赋智,“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是个引子,枣庄未来必将因工业而强,再塑辉煌。
如何见证时代的征程变动?去趟枣庄吧!
就在街头巷尾,点上一碗糁汤,吃着菜煎饼,听听他们的最新发展故事,了解这座工业城市的再塑辉煌呼声和干劲,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最朴实的。
闪电新闻记者刘印红通讯员刘培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