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了几年新会陈皮的文章,可以总结出几个皮友们喜欢问的问题:一个是手上的新会陈皮是不是正宗的新会皮;二是新会陈皮的年份是否有虚报,是否“造旧造假”的问题;第三是购买的新会陈皮是否价格合理。
纵观老李撰写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围绕着这几个“老大难”的问题展开。
采摘新会柑
对于问题一,老李也多次表示无能为力,甚至再吃多那么几十年的陈皮,也是无解的问题,因为新会陈皮所采用的新会柑(茶枝柑)的品种并不是新会所特有,两广地区、福建、云南等南方地区都可以种植,以茶枝柑品种而言,新会地区可以种植的茶枝柑,在我国南方的多个地区均可以种植,所以从陈皮的外观来看,同一个品种的茶枝柑新会皮并无唯一或者特殊的物理特征。
这也是一直以来老李所强调的,无论是哪个行家,都无法简单地看着一张图就判断是不是新会种植的柑皮或者新会陈皮,毕竟这难度跟“看一个人照片去判断在那个城市出生”一样的难度。
而“造假”和“造旧”是可以直接从物理外观上判断,因为陈皮的年份特征,例如颜色、内囊厚度、脱落程度等等的年份特征,都可以通过横向对比出差异,从而判断其陈化年龄是否正确。其具体的判断特征,老李在过去多篇文章也有提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
第三个关于“价格”合理与否的问题,其影响价格的因素比较繁琐,因此在本期内容中展开说明。
新会的柑田
影响新会陈皮“新果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以下对新果价格的影响要素,权重不分先后。而是在不同时间段,其对价格的影响程度有不同。
产区。新会陈皮一直以来都有“产区概念”的划分,例如越靠近新会会城镇的农田,在传统新会陈皮的定义上看更具备新会环城地区的水土条件独特性,因此近年来也受到消费者的追捧。
地价。越靠近城市中心的土地,其使用成本就越高,这也是为什么即使新会柑品质一样的情况下,其环城产区的新会柑价格会比周边镇街的价格要贵N倍的直接原因。
气候。新会柑产业首先是属于农业,对于果农来说,当年的气候条件可以说是决定当年产量的关键。例如年和年的台风、水灾、高温、干旱等情况,也导致了新会地区的柑树出现不同程度的病虫害,从而直接影响了产量。
品质。即便是同一个产区内,不同柑场之间的价格也是有差异的。以最近两年为例,管理妥当、挂果稳定、病虫害少发的柑场,其新会柑的售价会比周边病虫害高发柑场的价格高出20%-30%,因此在出现大面积减产的时候,管理妥当的新会柑场可以说盈利更加丰厚。
外地柑。新会陈皮目前最大的对手不是其他陈皮,而是“外地货”的冲击。根据新会地区的果农表示,目前以广西种植的柑茶枝柑为代表的外地柑皮占据了主体市场。以年底在新会水果批发市场的外地柑售价为例,每斤只需要2元多(百斤批发),而对比最便宜的3线产区新会柑仍是5-6元每斤,因此以外地柑冒充新会柑的利润真是相当可观!
消费市场波动。如果说上面的变化因素,都可以归结为“供给端”的变化,那么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就是直接推动新会陈皮市场需求量的关键。在年上半年开始大行情,就是消费市场端突然爆发的市场需求导致的整体价格上行,这一波行情也推动了新会陈皮产业的发展,从土地*策、种源保护、种植技术、产业投资等方面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但消费端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呈现,因此也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消费力上升或者下降的简单结论。
采摘青柑
当年“新出售”的柑皮价格计算方式
先列出一条产出比公式(大约):斤新会柑可以产出大约4.5斤的柑皮,翻晒和陈化一年后,其水分和内囊质量慢慢减小,大概剩下到3.5斤~4斤。
因为受圈枝柑和驳枝柑的品种、树龄、采摘的日子(青皮还没成熟,果皮最轻,而大红果已经成熟,果皮也是重量比较大)等等因素影响,“柑”与“皮”的产出比会略有不同,而4-5%的出皮率,已经是比较乐观的估计。
那么,下面我们再看年和年生果的价格。
年新会地区大红柑的零售价格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新会柑(驳枝柑)计算,以下图年10月的青柑为例,当时价格是10元一斤(克)市价(含开皮、翻晒等工费),那么斤即0元,可以产出4.5斤皮,那个成本就是元,年当年新会皮,成本已经需要元了!
所以结果很容易看得出来,如果你年买的皮价格是低于元(1年皮),而且还是标上5年10年陈皮的,那么你就要小心,因为在价格上你已经踩进了坑!
年10月新会地区新会柑(驳枝)零售价格
每年“新皮”价格定了以后,“往年皮”是如何计算价格?
新会陈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存放过程中的耗损,即每年存放果皮都会有耗损,例如翻晒、陈化等等,大概在8%-10%左右,也就是年1斤新皮(克),到了年同期就剩下9两多(克)。
尚且抛弃这些耗损,我们直接以上面的算法换成公式后,那么新会陈皮从新皮到陈皮的头三年,每年约有20%的增值,成为正式的“陈皮”之后每年约有30%的增值:
陈化时间为3年或以内的陈皮的主要成本≈新皮价格X(1+20%)(陈化时间-1)次方
陈化时间为3年以上的陈皮的主要成本≈3年陈皮价格X(1+30%)(陈化时间-3)次方
以年新会柑的新皮为例,按年新皮元/斤成本来算,不同年份的“成本价格”去到了如下价格:
三年皮斤价:×(1+20%)2次方=元
五年皮斤价:×(1+30%)2次方=元
十年皮斤价:×(1+30%)7次方=元
说到这里就会读者问了,你这是年新皮价格推算的其他年份皮,为什么不是这些老皮当年的新皮价格计算啊?
我有又以年当时新出的柑皮价格约元/斤左右为例,那么在年计算往前推的三年皮就是元/斤,五年皮就是元/斤,十年皮就是元/斤。
这里明显可以看出一个计算价格上的“大问题”,就是每年新皮价格对往年皮有“助涨助跌”的“推高拉低”作用,例如按照公式是基于年的新皮价格推算往年老皮价格,但如果新皮的价格涨幅超过20%-30%,那不是会出现“新皮”比“老皮”贵的倒挂情况吗?
举例年的新皮是元一斤,如果按照20%增幅,到了年时,年皮的价格就是元一斤,但如果年新皮的定价是元一斤时,其价格就比年的新皮价格高35%,那么如在年12月时,将年皮原封不动地按照20%的涨幅计算,这时候就会出现的新皮元一斤,而年新皮元一斤的情况,这就是出现“倒挂”!
因此,按照“老皮比新皮贵”的传统规定,年12月时年的陈皮价格就会自动按照新皮元一斤增加20%计算,即年皮为元一斤。因此,同样的计价原则,新皮价格如果大幅下跌,也会直接拉低往年老皮的价格。
同样情况,如果年新皮价格出现大幅度下降(比去年同期出现超过了30%的价格跌幅时),那么会将拉低年以及往年的陈皮价格。
年12月拍摄的新会陈皮青皮价格
最后总结的是,如果以年12月新皮出来后计算十年以上的老皮,如果价格低于元一斤的,那么就要皮友们打醒十二分精神了!
当然,老李也不排除有些柑场自己收的老皮,成本也可以不跟上市场价格,以0~0元/斤的低价进行抛售。
但无论如何,即使我们把十年皮的价格算到极致,那么都需要千元以上的价格才能控制得住人力管理、仓储租金、耗损处理等等的成本,否则就是公益行为或者造假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