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对于陈皮世人甚是了解,但同为芸香科的另一 [复制链接]

1#

对于陈皮世人甚是了解,但是同为芸香科的另一味药世人却了解甚少,这味要就是枳壳,枳壳一一芸香科,枳壳一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原名“枳实”。“枳实,味苦、寒,无*。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止利,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生川泽。”无枳売之说。与(神农本草经》同时代的医书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只有积实之名,而无积壳。然据梁陶弘景《名医别录》(P)云:“枳实……九月、十月採,阴干。”说明当时所用之枳实是已经成熟了的果实,并非为幼果。又据陶氏《本草经集注》云:“积实。今处处有,採破令干,用之除中核,微炙含香,亦如橘皮,以陈者为良。”之记载,更可证实枳实为成熟果实,因为只有成熟果实才有核可去。如用橘皮,只有成熟果实才能有橘皮一样。说明《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中的枳实,营卫枳壳。祝之友在《伤寒论药物古今变异与应用研究》一书中指出:“《伤寒论》汤方中的积实”只能是“枳売”才符合历史事实”;也才能体现仲景用药意图。

唐苏敬《新修本草》(P)中说:“积实,日干乃得,阴便湿烂也。用当去核及中乃瓤乃佳。今云用枳壳乃尔。若称枳实,须合核瓤用者,殊不然也,误矣。”可见,《新修本草》所称枳売(成熟果实)、枳实(幼果)为同一物。枳壳一名,始见于唐甄权《药性论》:“枳实。臣,味苦、辛。解伤寒结肠,人陷胸汤用。主上气喘咳,肾内伤冷。阴痿而有气,加而用之。”“枳売。使味苦、辛。治遍身风疹,肌中如麻豆恶痒,主肠风痔疾,心腹结气,两胁胀虚,关膈塞。根浸酒煎,含治齿痛。消痰有气,加而用之。”

枳壳为中医常用中药,具有理气宽中,行滞消胀之功。据谢宗万教考证:《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等上古本草文献直至唐代《新修本草》中所载枳売(枳实)为芸香科枳属植物枳(枸橘)的果实用(其植株为我国南方各省重要绿篱植物,或柑桔类嫁接的砧木)。宋代始至今所用枳壳(机实)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酸橙的果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收载枳壳为芸香科植物酸橙的未成熟果实。

基原:系芸香科柑桔属植物酸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别名:香橙、臭橙、臭橙子、川枳壳、江枳壳、绿衣枳壳。

性味归经:性凉,味苦、辛、酸。归肺、脾、大肠经。

功能主治:行气宽中,行痰,消积。用于治疗胸屬痰滞,胸痞,胁胀,食积不化,噫气,呕逆,下痢后重,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等。

现代应用

1.胸胁胀满。枳壳常用于肝郁气滞及肝郁血瘀所致的胸胁胀痛,类似胁间神经痛,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之“心绞痛”等。常配伍瓜蒌、薤白、桂皮、丹参、川芎、当归、红花等药物同用。如《金匮要略》之“积实薤白桂枝汤(方中积实应为枳壳)”

2.脘腹胀满。胃肠气滞,腕酸胀满,吐逆,吐逆,大便秘结等,类似于消化不良,或胃肠炎等,常配伍陈皮、槟榔、木香、香附子、大*、木通、等药物同用。如《证治准绳》之“枳売丸”

3.内脏下垂。胃下垂,子宫脱出、脱肛等,单用有效。常配伍*芪、*参、升麻、柴胡、当归、甘草等药同用。

炮制应用

炒枳壳。炒后取其寒性,缓其烈性,去其苦酸,减少对胃刺激,多用于老年、体弱而有气滞症患者。

炒焦,称焦枳壳。寒性已除,善入血分,止血宽中,适用于气滞而见出血证候者。

类药比较

枳实、枳売。基原相同,功用相近。然枳实性烈,偏于破气除痞,消积导滞、通便;枳壳性缓,偏于行血开胸,宽中除满,其临床作用较枳实缓和,偏于行气宽中除胀。

枳壳、枳实、陈皮、青皮、橘红,均为芸香科橘属植物的果实,为同基原或相近品种,为不同采收时间,不同加工炮制方法的几种中药。在药性方面,按药物来源,均为性温,味苦、辛。入肺、脾、胃经。其基本功效,均为行气,化痰。但唯独枳实在古代文献记载中为性微寒,入肝、胆经,具有舒肝利胆,治疗疝气,乳房胀痛等作用。枳实与青皮行气作用较强,易耗气,属破气药;

枳壳、陈皮与橘红,化痰行气作用较之枳売、青皮缓和。另外,枳实与枳壳比较如同青皮和陈皮、橘红比较:未成熟幼果作用峻猛,而成熟果实药性缓和。但均能行气导滞、消胀,只是存在程度不同而已,在临床药疗使用中各有其特长。

枳壳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及孕妇幼儿慎服

1.《本草经琬》:肺气虚弱者忌之;脾胃虚,中气不运而痰涌喘急者忌之;咳嗽不因于风寒入肺气壅者,服之反能作剧;咳嗽阴虚火炎者,服之立至危殆;一概胎前产后,咸不宜服。

2.《本草汇言》:如肝肾阴亏,血损营虚,胁肋隐痛者,勿用也。下痢日久,中气虚陷,愈下愈坠、愈后重急迫者,勿用也。

3.《本草备要》:孕妇及气虚人忌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