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天一点普洱1998茶马古道旅游景区 [复制链接]

1#

年7月末的一场大雨后,我以一个旅游业新人的身份,站在普洱市北部区旅游环线腊梅坡大桥头,举目可见正在分秒必争忙建设的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施工现场。这是云南湄公河集团有限公司正在滇藏茶马古道零起点、马帮集结出发的地方,按照5A级标准打造普洱城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景区。

眼前是郁郁葱葱的山林,脚下是泥泞不堪的便道,耳边是断断续续、忽远忽近的各种机械的施工声。大桥下的草地里,一个马帮雕像群的雏形正在被焊接,工人们站在一片形似茶叶的泥塑之上,有节奏地敲打着。山梁上唐、宋、元、明、清五个王朝的仿古大殿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兴建之中。近两个年头的建设,各路施工队伍精心施工、匠心筑梦,景区在一天天变化着……

时间拉回年冬天,时隔三年多,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如期试营业已逾两载,共计接待国内外游客余万人次。作为景区开发和建设团队的一员,景区崛地而起的见证者和亲历者,回望过去的近0多个日日夜夜,我常常感慨万千。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是云南湄公河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首个人文景区,除了项目区位独特,兼具北回归线上最后一片绿洲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外,如何在这片唯一而独特的历史遗址之上,保护性开发,打造南丝绸之路最具代表的线性文化作品,讲好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和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先辈留下的文化遗产,传承勇于开拓的马帮精神,成为摆在景区管理团队面前最大的课题。

茶山索道横空出世

要让游客省时省力地抵达位于半山的茶马古道遗址,首先得解决交通问题。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最大的标志——茶山观光索道以定波湖为界,分为两段,全长2.千米,最大高差.26米,为循环式固定抱索器四人吊厢客运索道。索道运行速度1米/秒,两段索道配备4人座车厢共个,每小时双向运力约0人,乘坐舒适且利于观景。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索道提上建设议程早在年,由于是普洱地区首条设计、施工的高空索道,该条索道从征地、地勘、设计到基建,附属工程、吊厢安装、调试维护等系列工作都是摸着石头过河。为了依照山形、最大化保留最原始的森林及茶园景观,勘探人员多次实地考察、设计路线,最终敲定施工方案。

普洱雨季长、雨量大,山地施工异常艰辛,材料的运输和卸载是摆在施工队伍面前的一大难题。为了不破坏沿途植被,尽量缩小工作面,支架等大型材料采用架设临时货索分段运输的方法运送上山,而其他材料则依靠人背马驮。背夫们弯腰驼背、负重攀爬的景象犹在眼前,雨天湿滑时摔个人仰马翻也不是不可能。时至今日,当我们乘坐这条翻山越岭的观光索道时,俯瞰可见顺山而上的,由小木板和木桩铺就的陡峭“台阶”,那正是巡线员为索道安全运营实时检修和维护所走的“华山一条道”。

定波浮桥贯通两岸

游客乘坐第一段索道后,通过浮桥换乘第二段索道,途径风景宜人的定波湖。定波湖原名团山水库,群山环抱,水质优良,最深处达30余米。相传每年三月,湖边的一片果林硕果累累,鲜红夺目,天上的神鹰路过此地被这抹红所吸引,本想飞落一探究竟,谁料此时忽然风雨大作,湖水波涛汹涌,在湖上渡船的马帮危在旦夕。此时神鹰嗖一声飞入果林衔来一枚璀璨的红果投入湖中,湖面顷刻间风平浪静,水平如镜,马帮得以顺利通行,于是得名“定波湖”。

在湖光山色的定波湖上修建一座浮桥,只为保留最壮阔、最原始的°无死角湖面景观。如何克服水位升降带来的张力冲击,保证浮箱稳定平衡,游客安全通行,是设计施工的重点。经过多次现场勘探和方案论证,为确保万无一失,景区“舍近求远”确定一家来自沿海发达地区的施工单位承接此工程。工人们在岸边架设最深10多米的支撑桥廊,利用吊车在岸上作业,将厂家提前组装好的桥面进行水面吊装和拼接。与水打交道,所有的施工过程必须严格规范,小心谨慎。

从浮桥建设完成到景区试营业,中期预留了充足的时间进行调试及监测,以观察雨季、旱季蓄水量升降对桥体带来的影响。如今,目睹过定波湖美景的中外游客无不称道普洱之美,绿色之美,生态之美!景区在定波湖上又引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鱼鹰抓鱼表演和环湖游船,下一步还将继续开发安全系数高,体验效果好的水上游乐设施,为普洱本地市民提供一系列亲水互动项目。

五朝圣殿穿越古今

走过定波湖浮桥,乘坐第二段索道抵达终点,就来到了景区核心区“茶马古道”。凡是到过景区的游客,无不被古道沿线五座气宇轩昂的恢弘建筑所折服,这五座桂殿兰宫严格依照特定朝代的建筑制型建造而成,分别为唐茶殿、宋茗阁、元驿宫、明普轩、贡茶院等五朝展馆。青砖叠瓦、丹楹刻桷、廊架花窗皆出自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五朝馆主体材料采用的优质花旗松原木,除拥有浅淡的玫瑰色泽和美观的通直纹理外,其天然散发的淡淡木香与古朴庄重的馆内陈设十分相宜。在蜿蜒起伏的茶马古道上,将这一棵棵高大挺拔的花旗松原木搬运上山,加工成梁,矗立为柱,背后的艰辛可想而知。

(唐朝馆)

(宋茗阁)

(元驿宫)

(明普轩)

(贡茶院)

如此神工天成的建筑外观,究竟该匹配怎样的内部展陈才能相得益彰?为深入研究茶马古道文化和马帮文化,由一帮80、90后年轻人组成的景区前期策划团队,亲自探访了湖南安化,大理巍山、沙溪、祥云云南驿,宁洱茶庵鸟道、孔雀坪、那柯里等多处茶马古道沿途重镇及驿站,行程三千多公里,拜访数十位马帮老人,搜集马帮老物件近千件,整理考察日志数百页:一个个令人动容的马帮故事,一句句令人动情的赶马调子,一处处令人触动的马帮遗迹,都给予我们历史的感召和前行的动力。

在当前博物馆遇冷,文化源流迷失的大环境下,我们屏蔽了很多负面声音及好言劝阻,毅然决然选择挖掘和保护滇藏茶马古道文化及马帮文化,从少数健在的老赶马人口中收集、整理一手访谈资料,探寻最纯正的马帮文化线索,网罗散落民间的马帮旧物,无论成败,无关喜恶,这一举动本身就是对本土文化的无限崇尚和切实保护。终于,举多方机构及专家学者之力,集多年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成果,经过多次唇枪舌剑、头脑风暴,历时半载,五朝馆文博装饰方案几易其稿,方显雏形。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方案,查缺补漏,推陈出新,五朝展示馆这一景区灵*作品犹抱琵琶半遮面,于年11月底揭开神秘面纱,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为普洱本土文化保护和教育提供了新的阵地及平台。

土地神坛信仰回归

游过唐茶殿一路向下,经过马帮驻足回望的古茶园,走过铁索桥,引入眼帘的就是土地坛。土地坛庄严肃穆,处处显露着历史斑痕。土地公塑像旁的残垣断壁,井口尚能看到勒出斑斑绳痕的孔明井,马帮开哨留下的炊具火堆,拴着褪色祈愿条的老山神树,被岁月浸蚀得稍显破败的地砖缝中顽强生长的野草,无不在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兴旺和所经历的沧桑变化。

土地坛是景区内唯一一个在原址之上修复和完善的景点。土地坛并非无中生有,乃古迹遗址也。旧时马帮出门上路前,都要祭拜土地公,以求一路平安,早日返乡与亲人团聚。土地坛遗址处原来有座土地庙,曾经香火鼎盛,传说庙里供奉着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和关帝爷,凡是去往六大茶山的客商都要到此虔诚膜拜、祈福。

土地庙的四周原由汉白玉栏杆围合成圆,圆心供奉着土地公牌位和塑像,栏杆之外屹立着百年山神树,周边草木丰盛,一派人神共聚的祥和景象。年,笔者曾随景区第一批建设者到达土地坛原址瞻仰祭拜,并对后期建设进行实地勘察及规划。为重塑普洱人心中的边地民俗礼制,景区特意聘请夏岩集团董事长夏岩先生亲自操刀设计、复建土地坛遗址。

(土地坛)

夏岩先生是实干派,为将最好的作品呈现出来,亲自在土地坛现场驻扎十余天,顶着烈日,手拿画笔和稿纸,将土地坛设计雏形及施工图纸一笔笔亲手绘制完成,并督导塑型和施工。今日的土地坛,是景区最受好评的景点之一,四方游客每每到此,无不啧啧称赞,普洱人也在此找到了盼望已久的民俗礼制之根脉。

森林滑道极速体验

作为景区除茶山索道之外的第二个普洱“首创”,森林滑道位于茶王山谷起点,沿着茶马古道步行而下,喝了摔碗酒,过了茶马互市,就能看到依山就势,蜿蜒而下的森林滑道。景区自年国庆节试营业后,持续向入园游客发放问券调查,广泛征集游客意见、建议,其中大家提到较多的就是,茶马互市到茶王山谷的台阶级数较多、较陡,步行较辛苦,互动游乐设施需要增加和丰富等。游客的意见和体验感对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于是,景区管理团队果断开始着手茶王山谷森林滑道项目落位及前期规划。

经过近6个月的方案论证、施工建设和调试运行,一条全长米,上行线米,下行线米,集游览观光、休闲娱乐和代步于一体的森林滑道呼之欲出。乘坐滑车呼啸而下,时而置身树林,时而置身蒿草丛生的山野世界,时而置身于清香四溢的茶园,滑车转弯时惯性带来的“脱轨感”更是让人心跳加速,大呼刺激。

为保证游客游玩安全和舒适度,滑道采用高规格设计,严标准施工,滑轨选用优质建筑材料建造,周围加装了防护网,滑车采用德国进口技术生产,乘客可手动调节车速和刹车。年5月中旬,茶马古道旅游景区森林滑道在万众期待下正式对外运营,普洱市民及游客至此多了一个全新的户外游乐选择。

普洱茶马古道旅游景区经过三年规划,两年建设,和一群人的努力,终于按照既定要求顺利开业,为普洱的人文旅游开发又添新篇章。这其中离不开市委、市*府的关怀和支持,离不开旅游主管部门的关心和帮助,也离不开湄公河人坚持不懈的奋斗。如果说,一个景区从设计规划到建设落成是梦想照进现实的过程,那么将梦想变为现实,则需要更多理性客观的决策判断和不折不扣的落地执行,而用爱和信念守望云南这片绿的湄公河人,将永远是执着绿色梦想,不忘报国初心的永葆赤诚的“健康生活倡导者”。

END

王明霞

湄公河旅游

责编

陶优

审核

代基凯马永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