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橘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住宅硬指标,买房不考虑这些,分分钟出 [复制链接]

1#
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www.pfzhiliao.com/

一场大雨,让无数家庭倾家荡产

最近几年,全球各地自然灾害频繁。地震,洪涝,台风,冰雹,暴雨等极端天气时常困扰着我们的生活。以最近河南暴雨为例,在全国上下一心,抗击疫情的时候,小编同样思考了一些问题。

回归房子本身的住宅属性,房子是用来住的

所以,在考虑到房子周边产业规划,是否保值,升值,交通是否便利,未来是否会有其他新的周边开发,周边环境这些因素之外。还应该思量一番,在遇到重大自然灾害时,自己的房子是否具备一定抵御风险的能力。当地震,洪涝,台风来袭之际,这个自己精心挑选的房子,是会成为一个保命符,还是一道催命索?

一层和负一层的房子要注意

调查显示,房子占据普通人所有财富的的70%。如果稍不留心,可能就是“一朝回到解放前”了。

河南遭遇洪涝灾害,低洼的地区,负一层,地下室暂且不说,住宅都有可能受到冲击。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活生生的例子。洪水一冲,家里的家具,日常用品,家具,哗的一下就冲走了,车子泡水报废。农村地区则更加严重,如果正好处在低洼区域,可能辛辛苦苦几年的农田,果林,养殖的水产,圈养的牲畜一下就被冲走。真就应了那句“辛辛苦苦好几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农业,牲畜可能就是一个农村居民所有的财富了,自然灾害一来,全部都没了。

这也罢了,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靠着贷款借钱才做起来的产业。结果大水一冲,洪涝一退,最后落得个“白茫茫一片”,这谁能受得了这番打击。

农村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气候变化,所以当自然灾害来临之际,抵御力量最差也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是自己买房,就要特别注意这方面了。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老祖宗的话要听。洪涝灾害来临,同样一个区域,楼层高一些的房子境况就要好上太多了,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都能够得到相当程度的保障。

所以,在一些洪涝灾害频发的地区,这一点就要特别注意。低洼区域的负一楼或者一楼房子,慎重考虑在购买。

那就买高楼层的,不就行了?

其实也不行,接连几天大暴雨的郑州“高楼层”居民气喘吁吁的给出了答案。

“连续几天停水停电,电梯无法使用,住在二十八楼,每天气喘吁吁爬楼梯取物资。现在想想,当初买房真的欠考虑了”

“嘿咻嘿咻”搬完一桶水的某业主,在休息了一阵之后,这么吐槽道。

所以在暴雨,旱涝地区,高楼层也是个坑。平时没问题的时候住着还不错,但是真正出现问题的时候,那就真的是大问题了。

事实上,高层住宅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房地产商希望用多盖楼层,多买几套房子,来达到盈利这个目的的最大化。当然,是在符合规章制度的前提下的尽可能多盖。

其次就是很多人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高层楼房在保值,升值方面的问题。因为楼层过高,所以住宅对煤气,水的供应和耗能都不是7层以下的普通住宅能够比拟的。而且楼层一高,楼层老化之后的维护成本和物业费用也更加凸显。所以在国外,这些老化后的高层住宅,都是“贫民窟”模样的聚集地。

而且,如果楼层一高,时间一长,后续如果有拆迁计划也很可能轮不上。因为楼层过高,拆迁难度就大,拆迁成本也高,保值和升值自然而然也不会有太大的空间。

身处地震带城市,同样别买高层

以成都为例,成都位于地震带边缘。汶川大地震不必多说,成都最频繁的时候,是一个月感受到34次震感。

这是什么概念,平均一天一次还多出个四次。意味着如果你身处高楼层,突然感觉天花板吊灯摇摇晃晃,脑子里想着不能走电梯,想着三三十楼的楼梯,头晕眼花都来了。这样的日子,在震感最频繁的一个月,你得每天都感受一次。

一句话,每天都活在煎熬当中。

不贪小便宜,注重质量

自然灾害属于天灾,我们无法阻止它的到来。只能从自己能够做好的地方做到最好,避免当灾害到来了之后,摇头叹息后悔。

所以不论在任何时候,买房第一要看的就是房子本身的质量。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国家“三条红线”,融资渠道大幅收紧,限价一来。很多房企资金压力都非常大,前不久就有消息称恒大都开始被迫甩卖资产了。

资金周转难,上面又疯狂施加压力。所以很多房企都开始在房子本身的质量上动手,“最低标准”建房子的报道层出不穷。只要在规章制度内,能用多差的就用多差的,反正这些房子最后还是买给我们这些辛辛苦苦工作攒钱买房的普通人。

所以,越是在调控政策严的时候,朋友们越要睁大眼睛仔细考察房子质量。买房不能贪小便宜,毕竟房子是自己住的,小便宜中往往隐藏着大风险。不出事还好,一出事可能就是大事了。

了解更多,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