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婺城区蒋堂镇胡家村59岁的老党员洪凤海拿回了之前垫付买垃圾桶的元钱。新合并的胡家村变得一片清明洁净,这位不遗余力做好垃圾分类的老支书也被村民们封了雅号“垃圾达人”。胡家村浪坦塘自然村水系纵横,沟渠密布,也因村中池塘波平浪静而得此名。短短5年的时间,该村从原来的“污水村”变成了“清水村”,垃圾沤满水塘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早在年,“垃圾分类”工作在婺城刚刚起步,时任浪坦塘村村支书的洪凤海就组织村两委会、村民代表大会商议推进垃圾分类,自己垫资给每家每户买了垃圾桶,联合村里的党员队伍和妇女队伍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垃圾分类”,同步做好知识普及和分类监管。将自己磨炼成“垃圾达人”,洪凤海用了不少“铁腕”。每家每户的垃圾桶上正面写着户主的名字,背面还写着联系党员的名字。每天妇女主任上门来检查,分类不好的,除了扣户主的分,还要扣党员户的分。村里沟渠垃圾多,洪凤海天天巡逻式打捞垃圾,进而带动党员轮流打捞垃圾。分类后,将可沤肥垃圾一起经由村里的分拣员运往附近的统一处理地点。分拣员挨家挨户收垃圾时,若是看见哪户分得不好,直接汇报给洪凤海,洪凤海立即上门教育。谁家的鸡鸭、猫狗招摇过市,在马路上或是房前屋后留下屎尿,他立即上门要求圈养……在“垃圾达人”洪凤海的推动下,浪坦塘村党员们逐步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养成了天天到各联系户走访检查的习惯,还时不时到村间地头瞧一瞧沟渠里有没有农药瓶、塑料袋等垃圾,及时将它们清理出来……党员们的“红色行动”,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了心里。眼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池塘越来越干净,马路越来越整洁,沟渠的恶臭没有了,清新的草木香回来了,村民们在心里记下了然垃圾分类的好,潜移默化之中认同了这项行动。去年,浪坦塘村经行政村合并,划入胡家村。“垃圾达人”又开始了新的征程。村里人都说,这是个“直脾气”的老书记。可洪凤海说,“我文化程度不高,但我18岁就入了党,党员就是要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只要把村里的环境当成自家的环境,垃圾分类就一定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