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治疗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sfxbdf/说到橘,我想大家都不陌生。时值秋冬之交,各地的橘子也都陆续上市了,大街小巷里橘子的数量几乎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不同品种的橘子大小不一,颜色各异,大者可盈把,小者如枣栗,黄橘如金球,红橘似火赤。红色、黄色、橙色的橘子,配上墨绿色的枝叶,煞是好看,简直可以称得上是秋最亮丽的风景了。而品尝橘子的过程,更是一种美的享受。轻嗅橘香,指尖在橘上滑动,转眼间,翠绿色的叶子纷纷离开果实,最像大地,紧接着,便是一团红色的火焰,从我们的手上徐徐降落。微风拂过,橘皮轻轻招展,令人仿佛置身江南,面对着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红莲。风吹过,莲瓣招展,可谓美不胜收。菊之美,可见一斑。而且,橘之美,不仅表现在它的外表上,还表现在它的功效上。
橘子一身都是宝。它不仅是食用之佳果,还是祛病之良药。橘肉味甘酸,性凉,可开胃、止咳、理气、解酒,具很大的药用价值。而橘皮经较长时间晾晒后制成的药材——陈皮,在医学上的运用则更广。陈皮味苦、辛,性温,能润肺健脾,治腹胀、止吐泻,且其红外皮、白内皮制成的药材——橘红、橘白也各有功效。而橘瓤外的白色膜络——橘络,也有通经络活血的功效。如果将橘比作人,那它的美学价值等价值就可以视为人的才能,而其功效、用途,生长条件等就可视为人之德。如果将橘看作人的话,那他就可以称得上是德才兼备了。
事实也确实如此。几千年前,真的有那么一位诗人,以橘为师友,赞橘之品格,开中国咏物诗歌之先河。如果必须把一位古人与一种植物联系起来的话,我们会说菊是陶渊明的象征,兰是孔子、韩愈的象征,而屈原的化身,就必定是橘树了。“愿岁并谢,与常友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他用发自他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告诉我们,他对橘树的品格万分钦敬,愿以之为师、为友,培养自己的品行与操守。而他,确实也做到了。《橘颂》中的橘,“受命不迁”、“深固难徙”,屈原也与楚国同存亡,在得知楚国灭亡之后,以身殉国。他不像当时的一些游说之士,纵横家那样,纵于己有利则纵,横于己有利则横,只要于己有利,即使是攻打自己的祖国,也在所不惜。同时,屈原也做到了“独立不迁”、“廓其无求”、“闭心自慎”、“横而不流”,从不随声附和,从不违背原则,从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所以屈原是文学之林中当之无愧的后皇嘉树,千秋万古,为后人赞美、景仰。
此外,屈原还拥有像橘的外表一样美好的才能。在屈原的《橘颂》中,“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生动传神地刻画出橘花色之洁白,果实之美丽,写出了橘之神韵。屈原的文学才能,难道不值得我们仰慕吗?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所以我们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的同时,着力提升我们的才能,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姱而不丑”,达到人生的更高境界。
橘,是后皇之嘉树,人间之佳果。橘树的优良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