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50周年校庆系列专刊《生命科学学院校庆专刊》出版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时,就成立了生物物理系。当时的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长、著名的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任首届系主任,一批著名科学家亲自参与制定学科专业设置,亲自制定教学计划与大纲、编写讲义与登台授课。历经半世纪的发展,昔日的生物物理系经过物理系生物物理专业和生物系的演变,成为今日的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已桃李满天下,其毕业生中已有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胰岛素三维结构测定、酵母丙氨酸tRNA人工合成和载人飞船上天等重大科研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中都能见到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毕业生的身影。
近年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瞄准国际科学前沿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通过凝练科学目标与组织队伍,已在承担国家重大研究任务方面展露头脚,不断传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研究项目等交由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承担的佳音。在我校50周年校庆之际,为了集中报道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的重要科研进展,展示其科研团队的整体研究力量,经组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出版了《生命科学学院校庆专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编委会副主任施蕴渝院士担任该期校庆专刊的执行主编,对其进行了总体设计,亲自向重要研究方向的老师约稿,并组织、筛选和审定了这期发表的论文,为这期校庆专刊撰写了前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校学报编委会主任朱清时院士为50周年校庆系列专刊撰写了“追求真理 创新进取”的序。施蕴渝老师在为《生命科学学院校庆专刊》撰写的“前言”中,回顾了生命科学学院自创办以来所走过的50年发展历程,全面介绍了生命科学学院近年来在科学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与引进方面的重要进展。
本期校庆专刊发表了施蕴渝、牛立文、吴缅、姚雪彪、史庆华、孙 斐、田志刚、魏海明、孙 汭、刘 兢、滕脉坤、周丛照、臧建业、吴季辉、田长麟、刘海燕、周江宁、王光辉、陈林、周逸峰 、寿天德、张达人、阮迪云等教授及其合作者撰写的论文。其中包括1名院士,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0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包括5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论文多数获得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中国科学院重要方向性项目的支持,展示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强大的研究力量和近年来开展的重要研究工作。
校学报之前已经分别出版了我校承担的“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NSRL)”和“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天文望远镜(LAMOST)”这两项国家大科学工程专刊和《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校庆专刊》、《近代力学系校庆专刊》、《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校庆专刊》、《信息科学与技术校庆专刊》。这一系列校庆专刊已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这个学术传播平台藏入美国国会图书馆、英国不列颠图书馆等国际重要图书馆和进入多家国际重要数据库,增进了我校的学术交流和彰显了我校50周年校庆的学术性。部分校庆专刊将作为我校50周年校庆礼品赠送来宾和校友。系列校庆专刊的出版已获得较好反响,进一步宣传和展示了我校近年来出色的科研工作。
(校学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