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年齐来趁墟助力“百千万工程”促进文旅消费系列活动第二场“趁油城墟”在茂名市茂南区金塘镇举行。油城墟舞台再次精彩亮相,一场好戏,一片展区,“美食+旅游”“展览+旅游”业态跃然纸上,助力“百千万工程”,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需求。非遗文化节目精彩纷呈上午9点,未闻其人,先闻其声,远听锣鼓喧天,近看雄狮飞舞。油城墟前,观众聚集,共赏雄姿。舞狮穿过非遗墟市,走进油城墟舞台,精彩节目轮番上演。彩带衣袂飘飘,“小人”活灵活现。传统韵味的高州木偶戏点燃油城墟舞台热情。木偶时而空中旋转飞舞,时而长袖半遮面,无不惟妙惟肖。当传统与现代结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着现代长裙的木偶,在两位艺人的操作下翩翩起舞。两人动作整齐划一,配合动感的音乐,木偶张开双臂、跃起、旋转……迎来观众阵阵掌声。高州木偶戏现代化演绎。茂南洪拳威猛,气势如虹,武者身姿矫健,动作刚劲有力。跃起出拳、俯身躲闪、舞刀弄枪……一招一式,似有龙、蛇、虎、豹、鹤、狮、象、马、猴、彪等十种动物的形态和动作,尽显洪拳风采,在油城墟戏台上崭露锋芒。每一次对攻都让人热血沸腾,观众们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为武者们的英勇喝彩。茂南洪拳系列表演。油城墟门前舞狮的信宜醒狮再露一手。狮子雄壮灵活,在舞者的掌控下,摇头摆尾、双狮对戏、纵身跃起,犹如真狮降临。狮头随着鼓点的节奏起伏,拾起对联,随着绚丽烟火盛开,“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卷轴铺开,每一步都充满力量与美感。观众们被表演所震撼,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录像,想要留住这难得的精彩瞬间。信宜醒狮舞狮口吐对联。墟市特色产品琳琅满目籺、簸箕炊、沙琅豉油、麦芽糖、猫屎糖、糖画、化橘红、沉香、花生油、红茶、凉粉草、荔枝蜜……茂名特色非遗产品展示区拿出各自特色,供游客试吃品尝。“麦芽与熟米搅拌均匀,经过近12小时的发酵,过滤出汤汁,熬制5到6小时,直到糖液能挂在筷子上不滴下才可以出炉。”径口麦芽糖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人毛青锋津津乐道。毛师傅熬了一大桶麦芽糖,竹签拨起一小块糖,糖液黏稠,随着竹签转动,粗线般的麦芽糖转成一圈,随后递给摊位前围观的小朋友。径口麦芽糖味道甘甜。在沉香展摊,沉香制作技艺传承人潘翠婵制作了一些香牌。调配沉香香料后,研磨成粉,混入一定比例的水,配以黏合剂,再用模具压制,雕刻、修边制成香牌。“现在一些年轻人制作香牌会选择卡通图案,这也是香文化时尚化的体现。”潘翠婵说,之后还会在沉香工艺品里融入更多本土元素,比如潘茂名、冼夫人,传播好茂名香文化。化州橘红青橘与干橘对比,展示化橘加工制作过程;木瓜丝、甜艾皮、绿豆馅、椰丝馅的籺口味多样;糖画所绘、草编所织,动物和花卉栩栩如生;还有中医正骨义诊和扎染技艺展示……在品味中,游客感受乡土的深情厚意。小朋友围观糖画传承人雕刻新品。“来油城墟,还品尝到了高州、化州等地方的非遗美食,不虚此行”“周末小孩休息,带他来看表演、吃美食,都很开心”……炎日高照,也阻挡不了游客的热情。油城墟开启盛夏文旅序章油城墟项目依托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以环湖观光火车为线,通过墟村联动,以点带面把“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形成了“一线一轴一核七村”的空间形态结构,综合资源打造为茂南区岭南特色精品村、乡村振兴新样板。在茂南区金塘镇,油城墟的建设将周边镇域中心和村庄串珠成链。通过出租微加工厂、土地流转、农村电商、带动就业等形式,增加村集体收入近万元,带动周边近人就业,产生了以业带村、以村旺镇、以镇兴市的示范效应。油城墟人山人海。其中,油城墟簸箕巷商业街项目位于金塘镇滨河路南侧,地处金塘镇核心商步梯连通,院落式空间,外面车水马龙,里面自成一方天地。有本土非遗特色体验店,相关特色小吃,亲子动漫乐园等。簸箕巷招商类型丰富且独具特色,是周边居民和游客的消费好去处,还能带动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是茂南区的一张农文旅融合亮丽名片。年,油城墟综合开发项目被市县域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评为最满意和最具特色的项目之一。今年6月,四场大活动在油城墟举行。有冼夫人文化宣传大使茂南赛区海选决赛,有全国党媒采风,有齐来趁墟助力“百千万工程”促进文旅消费活动,还有茂名市文艺界助力“百千万工程”惠民演出,油城墟热闹非凡,频频成为瞩目焦点。油城墟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暑期将至,油城墟的盛夏文旅序章已然开启。颜志雄通讯员陈土婵朱慧溪颜志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