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止拥有丰富的竹文化,还有丰富的竹林资源,而竹林产业也是美丽乡村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未来的农村经济不是靠工业,而是靠绿色低碳的产业,充分利用农村的绿水青山,来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
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上线以后,8大重点耗能行业纳入碳排放管理市场,首批多家企业需要在年底完成履约周期,参与控排,未来高耗能行业纳入控排的企业将突破1万家。
而对于低碳绿色产业的相关中小企业来说,这意味着碳商机的到来,8大行业高碳排放,必然会出现碳排放配额不够用的情况。
那么对于低碳绿色产业的中小企业,农村经营绿色自然资源产业的农民和商户,可以把自己经营低碳产业,植树造林获得的碳积分和碳指标,出售给需要更多碳配额的高碳排放企业和高耗能企业,从中获利。
根据林业局,农业农村部和银保监会关于加快推进竹林产业发展的意见,年我们的竹林产业总产值将突破亿元,年竹林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
现代竹林产业体系基本建成,并且将会出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让竹林产业发展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打造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
竹林产业千亿和万亿规模的产业市场,中小企业如何通过竹林碳汇的商机呢?
首先,什么是竹林碳汇?
竹子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气态二氧化碳,转化为固态二氧化碳的过程,就叫做碳汇,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就是碳汇量,竹林具备的庞大碳汇量,吸引了全球市场的目光。
其中毛竹的碳汇能力最强,一根毛竹的碳汇量是杉木的1.4倍,也是热带雨林的1.3倍,而毛竹的成长期只需要55天,然后一根成长起来的毛竹一年可以固定8公斤的二氧化碳。
一个人一年的衣食住三个方面的碳排放是公斤左右,那么40根毛竹就可以吸收掉一个人一年衣食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为什么要选择竹子,而不是其他森林碳汇呢?
竹子特别是毛竹,同样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是森林固碳带1倍多,而且竹子的固碳具有持久性,而不是短暂的森林碳汇。
一片竹林中,往往有植硅体这样的物质存在,它们可以把二氧化碳永久的固定封存下来,而不会被分解掉,而其他植物不一定有植硅体的存在,固定下来的二氧化碳,也可能因为气候环境变化,而被分解掉。
我国拥有最悠久的竹林文化和竹林种植历史,其中浙江的安吉更是竹子之乡,也是现在的竹林碳汇产业发展的基地之一。
安吉有98万亩竹林,毛竹有1.3亿颗,按照一颗毛竹吸收8公斤二氧化碳的量,那么1.3亿颗毛竹可以吸收10.4亿公斤的二氧化碳。
在安吉的竹农的生活中,竹子不仅是日常的基本美食之一,而且成熟后的竹子,还可以采伐,用作绿色建筑材料,而随着农村支持发展森林碳汇合竹林碳汇绿色产业。
安吉的竹农也就多了一份卖碳的收入,即是竹农,也是新时代卖碳翁。
其次,如何在农村投资和经营竹林产业,把握碳中和红利?
我们还是以竹子之乡安吉为例子,今年8月份,安吉县的村民杨忠勇,拿到了安吉县的第一笔竹林碳汇的质押贷款37万元。
这笔质押贷款就是以杨忠勇管理的竹林碳汇作为碳资产抵押,而获得的一笔融资,竹子的吸碳功能,转变为一笔碳资产,这笔质押贷款也是农商银行对安吉县绿色金融和绿色产业的支持,浙江省安吉县已经是我们的竹林绿色产业示范区,助力未来的碳达峰和碳中和。
杨忠勇承包经营的毛竹林子达到亩,一年下来一亩毛竹可以实现碳减排0.39吨,承包经营期间,总的碳减排量可以达到多吨,按照全国碳交易市场和湖北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碳价格,一吨碳50-60元,这亩毛竹的碳资产估值为37万左右。
按照国际碳价75美元的标准,未来国内市场的碳价格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竹林碳汇资产供给有限,而超排企业的碳配额和碳汇需求不断增长,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碳价格也会上涨,从而提升竹林碳汇经营者的碳资产回报水平。
竹林碳汇就这样从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为安吉县的农民增加了一笔绿色资产的收入,一片竹林换来一年70多万的碳资产收入,也鼓励了当地居民继续保护生态环境,一举两得。
竹子从文化美食到建筑材料,再到今天成为农村绿色经济发展的支柱,真正推动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增添了一笔绿色的财富。
对于中小企业或者高碳排放企业,如果想要投资竹林碳汇,离不开地方对碳金融市场的支持,目前为了推动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发展绿色农村经济产业,推动竹林产业现代化发展,各大银行机构都是有针对性的质押融资贷款的。
我们可以到农村承包一篇竹林,根据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的方法学,进行竹林碳汇项目的管理和经营,竹子和竹林的碳排放量都是有测算标准的,可以通过第三方碳汇核算机构进行碳资产的估值,从银行活动绿色融资支持,降低竹林碳汇的开发和经营成本。
这笔竹林的碳资产最终经过第三方核算机构确定了碳汇量后,也会放到全国碳排放市场挂牌出售,而超排放的企业,就会按照当前的碳价格,购买这种竹林碳汇资产,抵消超额碳排放,而作为竹林产业的经营者可以获得额外的碳资产利润回报。
最后,在双碳目标下,城市企业生产和各类工业活动带来了大量碳排放,而农村虽然缺乏工业体系,但是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就是天然的碳减排工具,也是一笔绿色资产。
未来的碳资产管理市场中,高耗能企业和纳入碳排放监管的8大行业,都需要通过第三方的碳汇市场,解决自身超高碳排放问题。
而农村也可以借助绿水青山的绿色低碳产业,发展碳汇项目,为碳中和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实现了乡村振兴,农民群体的收入也能够得到大幅提高。
这个未来可以达到千亿和万亿产业规模的市场,值得中小企业,农民和个体商户去挖掘,这也是双碳目标下的一种商业机会。
你怎么看待乡村发展竹林碳汇产业?欢迎订阅我的专栏,交流企业碳管理与碳中和思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