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属于芸香科植物的一种。
芸香科植物多生于南方地区,所以北方的朋友初次听闻佛手之名的似乎略感陌生。
佛手柑名字的来源和它果实相关,由于这种植物结出的果子非常特别,其状如人手,有指,故而古人以佛手柑为其名。
芸香科植物结出的果实大都具有浓郁的辛香气味,比如我们常吃的柑橘类水果,都属于芸香科。
佛手柑作为芸香科植物的一种,其气味自然也不会例外。由于辛香之味有行窜之功,所以此类本草一般都是以理气为主。
至于其妙用,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行肝气
肝气多易郁结,尤其是一些心眼较小、情志不畅,平时容易生气的朋友,常常会出现此症。
此时多会伴有两胁胀痛、痞满不适、反酸呕逆、食欲不好等情况,对于这些情况一般当以疏肝行气为宜。
而佛手之味,辛而不燥、香而不烈、温而和缓,作为养生之品颇为适宜。其辛香之气闻之即会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但又不会觉得太过浓郁扑鼻。
2、和脾胃
脾胃亦属于喜通达的脏腑,脾胃畅达则水谷方能运化、食欲方能放开。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在心情好的时间胃口较好、心情差的时间胃口较差的原因。
而脾胃出现气滞不畅,情绪出现郁闷不佳的时候,脾胃也会随之出现不和之状。此时常会伴有脘腹部的胀满、消化不好等情况。
对于这种情况,以其辛香之气来行气滞、和脾胃也是比较不错的。气行则脾胃通畅,胀满自消、食欲即开。
3、化痰湿
芸香科植物特有的芳香之气皆有很好的开宣之力,其入肺则能通畅气机,对于肺气不宣、痰湿咳喘等情况的缓解也是有帮助的。
比如我们熟知的陈皮、化橘红等,都是日常比较熟悉且常用的本草。佛手柑虽然名气虽相对较小,但是作为它们的近亲品种,在此方面亦是可以应用的。
一些医者在实际应用之中也常会将这几类芸香科本草联用,君臣配伍,各有所长,相得益彰。
佛手柑除了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之外,其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相比人们经常种养的柑橘类盆栽,佛手柑的果实则更具有观赏趣味,加之其淡雅的清香之气,无形之中也能给人带来心旷神怡的舒悦之感。